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迭部> 迭部史志
迭部史志
建 筑
发布时间:2023-12-20 19:14:25 编辑:迭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来源: 点击:[]

 

(一) 民居建筑

 

迭部县境内的藏族群众,其旧式民居大多是半边楼和榻板房,各地民房总体特点是,依山就势坐北向南,房屋四周墙身均为夹板黄土墙,墙身厚度约60—90厘米,墙角用块石做墙基。屋架为木头三角架,屋架紧挨围墙顶部立起修盖。一座房的整体部局由正房和廊房两大部分组成,正房高,廊房低,从正房顶架梁脊往下分开两面斜坡,其上竖铺排设榻板片,并住人,廊房为平顶,其上盖黄土,逐圈牲口或堆放杂物。

1、上迭地区

上迭山坡靠林一带的民房建筑主要式样是榻板房。即在正房平顶部另外架起两檐水木椽屋顶,在木椽屋顶上顺斜坡再盖25公分左右宽,1.5米左右长的松木榻板,上排压下排,交结处横放半圆型细长条木杆,然后用石块压住,以防风吹错位。房檐前后泄水处,横架一条凹形木槽,倾斜伸向院墙外以引屋顶雨水。屋顶三角架空间正前方一面敞开不隔,其余三面编藤条篱笆,抹上草泥隔成围墙,有的也不上草泥,或用皮板粗略钉住。里面堆放柴草及农具。榻板房架下的平房为正房,紧挨正房檐下分左右盖起廊房,廊房平顶上盖一层厚厚的三合土。并与正房连为一体,正房高出廊房1米左右的部分,装一溜长方形的花格小窗棂,作为正方室内的采光用。左右廊房相距较近,与正房大门墙共同围成小天井,用一根木头截削出台阶作独木梯,从门口斜搭廊房檐,通向廊房顶,廊房顶部常清扫得很干净,供主人晒粮食、衣服或干零星家务活。

正房多为四间,其中一间用木板隔为里套,作为卧室,其余三间打通,平日起居、饮食、议事都在这里。室内四墙均镶嵌柏木板,作为壁面,壁面上部安装有壁厨、碗架和佛龛,下面靠地面部分放一排内装粮食、面粉与衣物的低柜,以前常用油抹布擦得发亮,如今新盖房内多用清漆刷得明净。地面全装铺地板,有的漆成红色。在正屋内右或左上角筑有连锅炕、锅台与暖炕之间用50厘米高的木栏隔开,当锅灶内烧火时,烟火穿进炕洞,直通后墙出烟洞口,炕面昼夜温热。厅室正中挖1米多宽的正方形火塘,四周用木板围住,火塘中置一直径80厘米,高约60厘米的铁制三角支锅架,火塘开口垂直向上的屋顶开一个方口,并用木板装造一个通向屋脊的出烟通道。灶台正前方与廊房相接处套有一间储藏室。正房内光线不足,外人初进屋时感到幽暗。有的正房盖成二层楼房,一般下层起架高,上层起架低,下屋厅内的安排及用途与平房相同,上屋与平房不同处是把屋顶三角架提高,屋柱加长,装饰成阁楼,在廊檐处安装楼梯,一间住人,其余当储藏室。

上迭河谷地带的民居建筑,一般先在平地上夯一圈正方形的土围墙.当地人称“土庄廊”,这种土围墙一般不承重,只起防护作用,其根基绝大部分用石料砌成,一部分围墙可做为院墙使用,当地人将三面围住的围墙叫做“土包房”。而在山坡上的民居很少有这种“土庄廊”,即使有也很低和薄,且大部分庭院用木栅栏围成,整个建筑都露在墙外面。

另外,其他居民在选址上有自己的习俗,一是要临近水源;二是阳光充足,;三是附近有耕地、草场,便于放牧、耕种;四是烧柴方便。如果具备了以上几个条件,即使路远一点,也可选为居住地。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村民在建房前,先在那里栽种一些土司杨,看是否成活,如果成活便在这里落村建房。除此之外,村民还选择有险峻山峰的地方建房,如扎尕那村、恰告村等。

2、中迭地区

中迭地区的居民,基本上与上迭没有大的差别,而在外观上,江谷一带与山坡上不一样,山坡上的则与上迭一带相同。

江谷一带的民居为一、二层平顶房,有以土、石砌成的院墙,且正面敞开,三面围住,多幢房屋的民居,则把墙的三面作为房屋的护墙,其余部分则作为庭院使用。房顶为平顶状,其构造是在屋顶板上铺一层桦树皮,桦树皮上再覆盖一层粘性强的黄土,用板子打平即可,这样下大雨也渗不到屋顶。院内房屋全用木材构造而成,一些辅助建筑则用柔软的柳枝编织成墙坯,再在上面少涂一层泥巴。

在正偏房屋的建筑上,是由几幢方向不同的层数不一的房屋围成四合院。一些民居还是院外有院,房屋的院门开在一幢二层楼下的中央,门两边房柱是门框和过道。上下楼之间用木梯相连,上楼有走廊过道,道边镶嵌木栏。伸出的梁作屋檐。在正偏房附近,修建牲畜混合圈棚,且大部分在庭院内。

正房在外观上看来极为普通,但在屋内装饰极为精细。无论是外还是内都不用油漆或涂料,讲究木料的本色,其装饰在很大程度上与上迭一样。这些民居的院外,还有一个用围墙或篱笆围住的园子,可以种菜,可以搭制架杆,可以放置柴火等。

坐落在高山陡坡处的村庄,如中迭一带的多儿、阿夏乡的山寨,民房建筑因受陡坡地形的限制,大都依坡建成半边楼榻板房,实为把上下两层连接起来。修建的办法是先把陡坡人工削成两层土平台。上层平台盖正屋,又在平台地边沿设置了虚檐;下层土平台盖廊房,廊房顶部正好与上屋地面平齐,这样上下两房连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正面观之,似乎是一座二层楼。楼顶仍覆盖榻板。这些民居大都在森林边缘地带,气候多雨湿润,木材取料方便,所以当地群众就利用夹板刀的特殊功能,将木料顺其自然纹路劈开,然后覆盖于楼顶,既能减轻房顶负荷,又方便雨水顺流而下,故称榻板房。这些山寨因山坡太陡峭,通往各楼房之间的小巷道的横面通道先用粗木桩支成平架,再钉上木板后铺土石筑成,实为小栈道;竖向小道或用大石筑成台阶或用木板短木架成栈道。远远望去,村落粗糙的木板,夯筑的黄土,横陈竖列的架杆,高高张扬的嘛呢经幡,以及参差错落,莹光闪亮的榻板屋顶,给人增添了许多蹊跷与神秘。在民居的院门和房门上,大都装饰一些野生动物的角骨,以避邪气。嘛呢经幡上印有藏经文和宗教图案的彩色布条,是宗教信仰的传承和标志,而且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互尊的观念。多儿羊布村的建筑在外观上与其他不同,房屋的四周全是用片石砌成的墙,厚度约半米,高度一般在2米以上。石片与石片之间不用泥粘合。在这样的石墙上再进行木板房屋建筑,就有了薄厚对比的美学意味。由于这一带的村落绝大部分分布在各个沟系,由于受地形影响,主体房屋构建的规模较小,有的主体房与墙并连,建筑一些辅助设施。许多民房修筑在居高临下的山坡上,观察周围动静一目了然,由于土地,围墙,房屋等阻隔,没有直通的道路。看似很近走来费时。这些村落民居尽管狭窄拥挤,但村民还是尽可能利用周围土地种植一些蔬菜以自用。即便有几十户人家,远远看去,整个村庄就像一个火柴盒那么大,且在雨天和早晨常被云雾等笼罩。山寨周围的山体上是茂密的青松翠柏,当早晨太阳的光束染亮山头的时候,整个山谷是深蓝色的,白蒙蒙的山雾盖在山腰,缓缓向前飘浮,山寨榻板屋顶升起缕缕炊烟,与山雾幻化在一起,实为一大景观。

榻板房的建造,据说是古代西戎人的习俗,《诗经》(秦小戎)即有“在其板屋”之句,《毛诗传》中有“西戎板屋”之句,《水经注.渭水》中有“其乡居悉以板盖屋,诗所谓西戎板屋也”,西戎人,是古代中原居民对西部农业羌人的称谓,春秋战国后,戎人虽已与他族相融,但戎人以板为屋的习俗却长期保留下来。白龙江流域是古代西戎人的腹地,由于长期受戎族文化的影响,其民房建筑格式上自然会有浓厚的戎族色彩。今之榻板房,就是西戎习俗在建筑形式上的遗留。从实用的角度看,白龙江流域山多林密,就地取材建房容易,榻板房在严冬里,能吸热保暖,抗寒性能强,正因为如此,榻板房建筑在白龙江一带能历经几千年而至今不变。

3、下迭地区

迭洛大一带的民居为一二层平顶房子,腊子、桑坝一带则为一二层人字脊塌板房,有些则为两檐单面楼,洛大一带的民居有专门的院墙,用夯土或石块砌成。院墙上有人字脊木塔的院门。 屋顶按雨水流向有一檐水,两檐水之分。屋顶盖法是先在大梁上挂椽,椽上再铺板子,最后用碾碎的三合土泥覆盖。屋子横梁有中梁、前梁、后梁,每梁由垂直竖立的木柱撑起。支撑前后大横梁的柱子为五柱落角,中梁为两头落脚,在两头支撑中梁的这两根立柱,中间又连横木与前后梁最边上的立柱从侧面连成一起,起稳固作用。横梁与立柱结合的地方套卯。横梁处为正方形,立柱顶端凿开方口,恰好将横梁夹于其中。门窗也有讲究,以位置论,分大门、厅房门、耳房门、厨房门等。以结构式样论,有股子门、棋盘门、一片玉等。大门讲究高大宽畅;厅房门两扇的多做棋盘门,棋盘门以枋为框架,分上、中、下三块,装上分板,状若棋盘;厅房门四扇的,多做股子门,股子门每扇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窗,中间较窄有五寸,刻镂木雕图案,下部装主板,这种门光彩上明下暗,结构上空下实。也有一明两喑,一空两实者,即中间镶镂空雕花板,上下处装饰;还有上、中、下全装成木板的。睡房门、耳房门厨房门多素而无纹,称一片玉。正厅房的窗子,由上宽下窄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活扣子,可支起,状如“虎张口”。花格窗扇里面装有手拉并关式窗扇板。也有两扇、四扇或六扇者,花格窗棂图案由横竖木条组成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格子。也有做工精巧的胡椒眼、八卦图、吉祥八净图(即法轮、白海螺、白伞、盖幢、莲花、水罐、双鱼、吉祥结)等,均以形状命名,门上可贴对联,屋内家具不像上迭一带与壁板连为一体,而是完全脱离可随处移动,成为独立的陈设。没有专门的粮食储藏室,而是将粮食放在木板装饰的二层楼里。80年代后,房屋修造趋于现代化。

这些房屋建筑,以一户为单位,多属四合院,一般都是座北向南,以北为上,但民房都不取子午向。北屋是正房,左右是廂房,南房称下房。正方的地基高于厢房,条件优越的居民房舍兴上厅下楼,东楼西厦之说 ,即正楼上层多是3、5、7间不等,厅内空间一般为两间或三间连成通间,是家人集结或招待来客的活动场所。厅内左右套间多是家中老人居住。上下楼时,用一宽板护梯在上楼走廊转弯处留一空洞,板梯搭上来连接,人可在此处上下活动。廊檐过道上有雕刻精细的栏杆板遮掩。上层走廊上常放背靠椅,坐之凭栏,眺望山间风光,心旷神怡。无论平房还是楼房,整体呈长方体,这种直线组合的格局,具有对称、均衡、严谨、稳重的美学特征,立体感强,显得厚实,庄重;房顶坡度小,使人感到安全、平稳、踏实。这种特征同时又表现在屋内各种器具上。如吃饭方桌、大方坛桌,高低方凳,三足树杈凳、方高揭箱,两肩门箱,平面板箱,装粮放面的长条柜,炊具碗架等都为直线方块组合。又因楼房的门窗、栏杆雕有精致的各种花纹图案,从而又于庄重中见活泼,见清新,平稳中显现灵活多变,飞动有神的风格。这些房舍又经过长期日晒雨淋和烟熏火燎,色近黑灰,又使本来庄重平稳的房屋又平添了几分质朴,自然、和平与安详。院内花木繁盛,果香笼罩。院外绿叶荫蔽,枝柯交错。……当你从院中梯子登上屋顶举目远望:高山扑怀,遮住视线,山坡挂着青绿的块块田地,村前有小溪流淌,左邻右舍的房舍与屋檐之间因建筑地势的高低不平,呈现出起伏错落的层次美感。炊烟缕缕从房舍升起,鸡鸣犬吠从路口传来,充满了一种生机盎然的诗情画意。

全县境内民居中的生活用具和生产用具大都相同,室内木制器具有桌、凳、柜、箱、匣、桶、槽、筲、木勺、木碗、木托盘等,还有铜锅、铜罐、铜壶、铜盆、铜酒壶、铜佛像、铜经轮等民族专用器具,这些器具镂刻精美的花纹图案,整齐摆放在木板装成的壁柜里。每天被擦拭得闪闪发亮,显得古朴浑厚。屋外使用的农具有犁、镢头、锄头、镰刀、铩刀、刮刀、木杈、木耙、木锨、梿枷、纺车、织机、石磨等,还有竹编背篼、筐子、筛子、簸箕、笸篮等,这些农具大都为就地取材自制而成,体现出山区群众生活的本色。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条件的改善,迭部民居也在悄然变化,红顶砖瓦房也崛起在山寨,建筑式样和内部装修均有很大的改进和革新,外部结构基本采用内地汉式建筑形式,室内装修则保留了部分传统习俗。

 

 

 

 

 

(二)寺院建筑

白龙江像一条飘动的哈达在群山中蜿蜒,铺碧堆玉似的峰峦,飘渺飞动的白云,托起一座座金顶朱墙的寺院,仿佛悬浮在蓝天之上。阳光照耀,辉煌闪烁,更有帷帘幔帐,经幢神幡,在劲风中摇曳飘动,法鼓铜钟的幽咽声响在高山峡谷中回荡,顷刻间把人带到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千百年来,藏传佛教以它的宗教艺术想象力,筑土堆石建寺修庙,雕岩绘壁,刻石钻金,点缀着迭山白水,改变了白龙江畔固有的大自然景观,到处笼罩着一片神灵飞动的迷雾。

寺院建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依山就势,由下而上纵向布局形成建筑群,主寺居中、占据高顶、居高临下、外观规模巨大,气势宏伟,具有一种崇高的美。

寺院建筑群主要有经堂、佛堂、佛殿、活佛府邸、僧舍、佛塔等建筑。这些建筑是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在各民族人民相互学习,模仿熔铸的基础上,以优秀的传统手法和技巧,融合吸收青海“五屯”艺术,川西黑水砌石技术和临夏“砖雕”艺术精华,结合藏式建筑特点,创造了具有地方和民族艺术风格的建筑。

经堂是寺院的主要建筑,是供学僧修习诵经和宗教活动中心场所,寺院所有的建筑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经堂殿宇总体呈半月形格局,气魄轩昂、深广延伸,表达出一种天合人一的宗教思想和建筑理念。经堂前面有一个小广场,是朝拜和举行佛事活动的地方。广场周围的大小通道可通往寺院各处,自然形成活动中心。

经堂内呈正方形空间,四壁高厚,在前墙左、右各开一扇内外相通的门。经堂分前堂、中堂、后堂三部。前堂因高大宽敞,阳光可入。中堂为祭祀中心,后堂不分室,主要陈设各种各样供奉之佛像,如释迦牟尼、弥勒佛、宗喀巴佛、白伞盖佛、白度母、狮子吼佛、文殊菩萨佛、千手千眼观音、绿度母、图丹颇章、夏卜旦佛等,还有历代活佛灵塔,佛像和护法神像等,后堂也是僧人和信徒朝拜之地,堂内立柱纵横排列,柱高在5米以上,中柱高,边柱低。经堂顶是铜鎏瓦方亭,四角飞檐,其上装饰物有铜狮、铜龙、铜宝瓶、铜如意、铜法轮等,在阳光照射下栩栩生辉。

活佛府邸是本寺活佛自己建造的宅院,这些宅院都有华丽多彩的门庭,其宅屋外观呈“工”字形,有高大的台阶。室内挂玲珑精巧式样不同的大小彩绘宫灯。四壁悬挂多幅彩锈唐卡,还供有鎏金铜佛像,室内装饰还有檀木雕刻的屏风,花梨木和红木雕刻的座椅。

僧舍为僧侣的私人财产,传统的多为平顶土木结构,教派不同,其饰纹也不同,大多数以土黄色为本色,其他的饰以白色,多儿的白古寺饰以三色条纹。僧舍多为庭院型,院内有花园,种植花卉。房舍分客房、厨房、库房和柴房,房舍内四壁均用木板装置,木墙壁上有暗柜和碗柜,可装日常生活用品。

佛塔是寺院建筑的组成之一,在迭部寺院中大都为一座塔,也称“浮屠”,佛塔的构造自下而上,依次分为:1.塔座,这是佛塔最下部分的方形基座,它代表着人世间,象征所缘所依;2.座梯;3.塔面,上面雕刻着守护智慧之宝的狮子;4.塔垫;5.塔檐,它和塔垫象征“超悟阶梯”;6.十美,既指富裕的地方的十种优美条件:远近牧草美,田宅土质美,饮灌水质美,积磨思质美,屋薪木材美等总称十美,比喻拥有一切美好的条件;7.塔身阶层,以阶层形状象征心灵发展的四个阶段;8.瓶座,圆形部分代表水;9.拱基;10.拱垫或斗座;11.塔拱;12.支撑华盖莲花座;13.十三相轮,象征十三天,呈锥形状,意为“精进之火“,相轮又代表佛说之法;14.阴法轮;15.阳法轮;16.伞状月盘,表达佛幢,象征”风“;17.月亮;18.太阳。日月象征精神;19.塔尖,象征“空”。

(三)寺院建筑的雕刻与彩绘艺术

寺院的装饰十分讲究,华丽、工整、亮堂,上至天花板下至与地板相连的墙角都采用雕刻、彩绘等艺术手段加以装饰。尤其是横梁、柱头、门窗等木质结构的空间是充分展示装饰才能的地方,在这里装饰效果尽其所能。其次在寺院重点佛堂、回廊墙壁上绘制彩画,更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

 

1、木椽、横梁装饰。横梁位置显要,因此对其进行装饰在整个佛堂装饰中至关重要。天花板下的椽子顶端整整齐齐地,略有间隔地排列在大梁上方,用彩绘的办法进行装点。椽子与横梁之间夹着两道横杠,其上道横杠用累卷叠函凹凸方格木雕处理,下道横杠用莲花瓣依次排列的雕刻式彩绘完成,这种装饰是约定俗成的,上下图案不能随意调换。横梁上的装饰大多采用填充连接长卷经文或绘各种花卉。用这种手段来装饰大梁。

2、斗拱装饰。柱头与横梁结合处是斗拱,斗拱分两层上为长弓,下为短弓,斗拱长短两弓本身形状要精心雕镂,其表面也用雕刻着色的办法加以渲染,以求良好的着色效果。斗拱装饰有简有繁,最简单的斗拱形状为梯形,这种不加任何雕饰的斗拱多见于底层的储存室内。而重要佛堂内的斗拱是经过精心雕刻的艺术品,尤其是斗拱长弓形状千姿百态,通常用得较多的祥云状,此外还有各种花瓣状,其装饰效果相当强。除了斗拱形状的形体雕刻外,表面上还又雕刻各种图案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长弓中心雕刻佛像,两边缘雕刻祥云、花卉、整个斗拱显得饱满而大方。

3、柱子、柱头装饰。柱子柱头也是装饰的一个良好空间,柱子形态有圆有方,也有部分多棱柱。柱子最上面的部位或雕或绘花瓣,在下是凹形的城垛图案,这两种图案下面是短帘垂铃式图案,所有柱头装饰图案基本上是按此模式绘制的。

4、门窗装饰。门框装饰包含门框本身,门楣、门板等。大门装饰十分讲究,从屋檐到门坎都要用雕、绘手段加以装饰,门框的木构件付上雕刻莲花花瓣和宝瓶其它图案。门楣的间隔方木上加一层雕刻动物头像的木雕作品排成一行来装饰门楣这一板块,门框木构件多则六七层,层层雕刻各种图案。可见其讲究程度。寺庙门板大多是对开式,用铁条或黄铜条包饰门边缘,中间分层钉铁条。涂一层单一的颜色。特殊殿堂大门门板上还要进行绘画处理,大多是圈轮形的八卦图案,寺庙大门讲究厚重、庄严,其装饰的要求与室内梁柱装饰协调一致,从颜色的运用到雕刻内容都要做到这一点,以保持内外装饰效果的统一。相对于门、窗子装饰较简洁,在窗框的周边涂一圈黑或赤色的,上窄下宽的涂料,窗框顶头有一排方形椽头凹出,窗框上挂短绉帘,外墙粉刷成白色。

5、常用的装饰图案,主要是能表现藏传佛教特征的轮、螺、伞、盖、花、罐、鱼、盘称八宝图案。这些图案所蕴含的意味是:轮:即法轮,象征佛法永不熄灭,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即法轮常转之意。白海螺:法会时常用的一种乐器。白伞,是古印度贵族、皇室的用品,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是一种吉祥清净之物。花:即莲花,以白莲为最高贵,象征高尚纯洁。罐:即瓶形小罐,它是八净之一的净瓶,密宗修法灌顶时的法器之一。鱼:也画成双鱼,代表得到解脱,坚固活泼,为团结和谐的象征。盘长(吉祥结),也叫“万字不断”,表示佛法回环贯彻、永无障碍。

6、壁画内容,佛教寺院除了对木质材料的雕刻、彩绘装饰外,还在佛堂的内壁、回廊墙壁上绘制壁画与布画。多以佛像和宗教故事为主要内容,这些壁画始终是围绕弘扬某种宗教精神,宣扬某种宗教理论,阐发某种宗教学说,表现某种宗教情绪而展开的,具体有:

宗教经典,是以真情表现宗教经典的基本思想为主的艺术形式。如,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弥勒变,法经变,降魔变,涅槃变,陀罗变等。向人们展现了热闹、华丽、庄严、美好、自由、气象万千的极乐世界。反映的是宗教观念和精神,也是对幻想中极乐世界的礼赞。又如多儿白古花教寺院围墙均竖立涂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条纹,抽象的意味就是弘扬道果,传授显密教法。

神迹故事,主要是佛祖释迦牟尼“本生”壁画,佛教信徒相信轮回,认为释迦牟尼生前就经历了许多世,便把许多民间寓言和传说加以附会绘成壁画,讲述该教创始人经历和最高崇拜对象的事,宣扬一种自我牺牲的内容。

偶像塑造,通过绘画塑造众多的圣传、高僧传、神像、尊者像,主要包括佛、菩萨、阿罗汉等。

信徒故事,在宗教壁画中,除了直接描绘神,表现宗教观念外,也程度不同的表现了信神的人,其表现目的在于说明信神的好处与渎神的危害。

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并无神学气息,大体上是为营造某种宗教气氛而创作的装饰画,如盛开的百花、五颜六色、光彩夺目、神韵无尽,那些并无特定意义的花纹、曲线、边饰等令人眼花缭乱。

7、审美与作用,宗教艺术的内容与世俗艺术一样,也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也具有它的审美价值与发展作用,就审美价值说,首先是因为它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决定着这些艺术品具有打动人心的审美价值。其次宗教艺术除了它所表达的宗教意义外,还不可避免地表现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意义,这些潜在的意义被欣赏者创造出来时,欣赏者便会被艺术的魅力所征服。从而得到极大的美的享受。同时,宗教艺术,与寺院的音乐舞蹈、文学经典一样,对宗教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宗教的教义需要宣传,情感需要宣泄,仪式需要表现,作为宣传手段和渲泄方式,这些艺术品表现虽不甚明确,却形象生动,虽不大确定,却意味深长,它以朦胧的直觉和丰富的想象、诉诸于人的情感,打入人的心灵,这些都是非常适合宗教的。

另外,寺院雕塑艺术中的酥油花最为有名,它虽不属于建筑艺术类,但作为一种独具一格的寺院艺术,在此略作说明。酥油花彩塑的表现题材多为佛教故事。还有花卉、鸟、兽果蔬等。花草栩栩如生而著称,但制作颇为艰辛,俗语谓之“先入三伏,后进三九”,即调和颜料时,室内尝试要高,酥油团柔软如泥,颜料才能揉匀。而至骨架成型时,室内温度需要在摄氏零度以下,越冷彩塑则易于凝固成形。而每抓一团酥油,还需蘸一下凉水,以助成形。用酥油这种滑腻而柔软的材料制作的人物、花卉、果实等,色彩艳丽,工艺精巧,造形生动,常令观者赞叹不已。油塑在寺院负有盛名,它是藏民族艺术中的瑰宝。

外观寺院建筑风格,它的布局和空间处理首先是在充分利用地形,依山就势,高低错落,自由多变,色调鲜丽统一,这是寺院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那金碧辉煌的金顶,那素静洁白的佛塔,边饰装饰的外墙,凌空欲飞的翘檐,还有那雕刻、彩绘装饰的梁柱、门框壁画,无不体现了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令人惊叹、遐想。远远望去,蓝天是深邃的,白云是飘浮的,青山是实在的,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寺院建筑显得富丽堂皇,气势雄伟。

 

(四) 栈道

千里岷山脚下,滔滔白龙江畔,而今已是坦荡如砥的柏油大道。很难想象,昔日这里竞是“路绕千峰上,天低鸟道横”的交通状况。迂回曲折的栈道在绝壁危岩上穿云破雾,时隐时现,下瞰峭壑阴森,松柏倒挂,白浪滔滔,有“欲踏疑溃决,毫芒判生死”之说,行人莫不触目惊心。

栈道的修筑始于战国时期。当时陕西与四川之间,横亘着东西延展,南北宽袤的秦岭山脉,山川险阻,交通隔绝。公元前三世纪,秦国为了开发四川,修筑了历史记载最早的栈道,故《战国策.秦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迭部境内的九龙峡、尼傲峡、尼石峡、达拉沟、桑坝沟等处发现很多古栈道的遗迹。栈道当地欲称“鹦哥架”,据有关资料阐述,白龙江流域的栈道,始建于汉武帝开发西南夷道,置武都郡之时。举凡出现栈道的地段,大都山势陡峭,江流汹涌,无路通行,悬崖绝壁上的栈通框架结构,依其绝壁的形状,迂回盘绕,每每令人惊叹叫绝。栈道一般距江面10米,考古工作者对岩壁上的一些壁孔进行测量,相邻两壁孔距离一般为2.5米左右,孔口近似正方形,深约0.5米至0.9米。壁孔下斜,使插入壁孔的木梁略为上翘。另外壁孔下方还凿底孔,底孔对齐壁孔,凿于高低不同的岩台上,孔数不等,用来安放立柱。修造时是将方形横梁一头插入壁孔内,另一头用一根或几根立柱支撑,用隼卯固定起来。再在横梁上铺板成路,悬在空中,供人行走。栈道在古代交通史上往往因战争急需而设,成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即是。

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迭部达拉沟,山洪淹没了山间林荫小道,冲毁了木桥栈道,红军指战员克服重重困难,架好了一座座被破坏的桥梁栈道,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迄今为止,在达拉乡普哇沟还残留着一段悬空栈道的残骸。另外,据老人回忆说:过去脚夫走九龙峡栈道,莫不叫人心惊肉跳。当东来驮队西去,走在东面峡口后,就要停下来,提前吹牛角号,向峡谷中正在过栈道的行人或西头峡谷口的驮队发送信息。反之,西来驮队东去,在西头峡口也要停下来吹牛角号,向峡谷中栈道行人或东头峡谷口驮队发送信息。如果牛角吹响一阵后,峡谷也有牛角号声回应,说明栈道正有行人通过,暂不行走,待人走完栈道后方可起程,如果久吹无回应,说明栈道无人,才可通过。并在通往栈道途中,还要不停地吹号,以告知栈道两头行人暂且停留等待。牛角号声的吹响,保证了在栈道行走的安全。如果不吹牛角号,信息不通,东来西去的脚夫驮队狭路相逢在悬空栈道中间,道面极窄,仅有几尺,这时双方骡马人员既不能转身后退,也不能前行通过。于是双方就协商,让某一方付出相当的银元赔款,将另一方的马匹与物资从栈道上推入悬崖下的江中,以毁灭某一方的财物而保存另一方的人马安全。若双方各不相让,僵持在悬空栈道时,双方就会凭势力撕打展开较量,往往是两败俱伤,幸存无几,都从栈道掉入江流中。尽管如此,栈道从未路断人稀,更没瘫痪废弃。

栈道,无论古代、近代曾为本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军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我们留下无尽的追怀与亘古的情韵。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对这种既是桥又是路的古栈道给以很高的评价,说“它显示了古代人民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创造才能,是仅次于万里长城,大运河的我国古代第三大建筑奇迹”。有幸走一回栈道,犹如读一卷中国文明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五)伸臂木桥

沿白龙江行进,注目那水浪激溅的江面上,也许还会想到,这里至今保留着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葩——伸臂木桥。

伸臂木桥,亦称“折木桥”或“神仙桥”。一般架设在河流平缓,河面不宽之处。此种桥最为别致的地方是桥基,中间竟无一个桥墩,一根立柱,两岸砌石作基阶,基阶之间自下而上,依次逐渐伸长,纵横交错,重迭起折,相互镇压的排排大圆木如同手臂伸出,托起了整个桥梁。再用木板铺成桥面,两侧置以栏杆,看起来坚固,精巧,而又美观。这种结构奇特的木质古桥,经百年风雨后仍能便利通行,真该刮目相看。此种造桥技术,是中华民族在桥梁建筑工程上的一大创造。

据《沙州记》载:“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尺,两岸垒石作基,节节相次,大木纵横更相镇压,两边俱来相去三丈,并以大材以板横次之,施勾栏,甚严饰。”《秦州记》也载称:“枹罕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东晋安帝义熙中,乞佛于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成。”这些关于伸臂木桥的早期记载说明,最初建造此种桥梁的是我国西晋时期的兄弟民族吐谷浑。吐谷浑原是鲜卑族的一支,西晋末年由东北西迁至今日的甘肃南部一带。这一带是高山密林溪流交错,为便于通行,必须搭建桥梁,搭桥就有就地取材的方便条件。因此,白龙江流域可能就是这种造桥技术的发源地,伸臂木桥就是吐谷浑建筑形式上的遗留。

在迭部旺藏乡茨日那村前的白龙江上,至今还存留这样一座伸臂木桥。其桥建筑年代不详,据村民回忆,很早之前这座桥就有,是由当地桥梁土专家为人马渡江修筑的。它是以河岸为天然桥墩,并采用人工的方式从岸边向江心延伸,延伸部分又利用河岸边上坚硬的岩石,以木柱支撑横木加固,镇压作基。此桥特征与《沙州记》载的文字完全一致。这座伸臂木桥,人们也叫“红军桥”,是因为1935年9月,红军长征途经迭部时,在红军大部队沿白龙江继续而下时,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就是从这座伸臂木桥上跨过白龙江上山而向腊子口方向去的。如今70多年过去了,尽管岁月已改变了它的容颜,然而它却在人们的心中依然存在,更多人也值得一番回眸。

(六)吊桥

在迭部白龙江流域的高山峡谷之间,往往会看到一座座吊桥,像一道富有弹性的线条,横飞在涧沟湍流之间。

吊桥修造时,先是把两根相距四、五尺的粗钢索分别平行固定在两岸水泥石墩上,然后把两根钢索用条条铁板分断相连焊接,以此来固定两索,这样吊桥框架初具形状。其后,再在两根钢索上,左右对称竖直一排铁棍,铁棍下端环扣在铁索上,上端也环扣在桥面顶空两侧的粗铁索上,以起吊桥身,减轻重量,还可当作桥拦。之后,再将宽厚长短一致的木板横铺在两条支撑桥面的钢索间,遂成桥面。人过其上,左右摇晃,上下抖动,感到头晕眼花,眼望桥下滚滚江流,会产生错觉,疑是水止而桥升。凭拦桥上,仰望青山草木烟霞,俯视桥下波光云影,念无名匠师工艺之高超,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也。

吊桥除实用性外,又具有观赏价值,每当春夏之时,满山新绿,水边村舍,素净的薄雾,灰色的板屋,与凌空的吊桥构成一幅和谐清新的画面,创造出一种宁静、淡远的意境。让人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横跨江面的吊桥与桥下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桥形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相互映衬,如一支乐曲是一个整体。再者,在危岩绝壁之间,在飞流喧湍的上空,飞出一条富有弹性的线条,恰好与层层山峦,排排峭壁形成对照。桥大都是一道线,这道线本身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但与周围环境能浑然一起,在草木、岩石 、急流的衬托下,就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美学效果,使人惊叹、震撼,感到威严、崇高和伟大,体现了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宏大体魄和非凡的气势。

 

 

(七)便桥

便桥,故名思意,即简便之桥,是一种常见的普通桥。多建于较窄的河流上或大水沟上。由桥基、桥墩、桥梁、桥面、桥栏几部分构成。建桥时,先在河沟两岸处,用石块逐层砌筑一个坚固、厚实的石墩子,其厚度约二、三米左右,临水一面整齐如壁,作为桥基。之后,视河面水流的宽度,就在水流中设置二、三个支撑桥梁的桥墩。此桥墩式样各不相同。有的是将粗圆木头截成均等长度的短木,短木两头部分凿出正反两个凹形槽,用作套卯。造墩时,先将四根短木围成一个正方形、四角用大铁铆钉连接固定,接着按此方式在短木端,公卯套母卯,卯卯相压相扣,层层迭置起来,构成一个立体四方形,中间空洞处用大小石块填实,其高度与两岸桥基石墩平行一致为宜。还有一种是在河床中间挖深坑,栽上挺立的两根圆木桩,顶端用厚板连接固定作桥墩,待桥梁架好后,从木桩上部处钉一条木棱或木板,斜向牵连固定在桥梁,构成一个倒垂的直角三角形状,起稳定作用。如果河水浅,河沟窄时,就不设桥墩,就直接用两根固定一起的大木连接桥基。当桥基桥墩建造好后,就架设桥梁,桥梁是两根削成有棱角的端正长木头,先把一头放在桥基处,另一头抬起搭架在桥墩上,再用此法平行搭架上第二根,其宽度一般能通过车辆为宜。然后用大铁卯钉固定,这样依此连接,依此延伸,直到对岸桥基处才算架完桥梁。桥梁架好后,就将截锯得长度、厚度、宽度相等的木板层层横排铺设在桥梁上,每块木板两头,均用长铁钉钉在桥梁上,这样一座便桥基本造成。其后,再在桥面两边用木板条横竖排施桥栏。桥栏上常竖立一根根高高飘动的嘛尼经幡旗。木桥与周围的草木,身下的水面,两岸的岩石相融合,桥就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有的桥周围是密林草木,使狭窄、拥挤、憋闷的空间,因了木桥而徒然显得疏朗开阔,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如果木桥身边再有细柳飘丝,就会创造出一种动人的景致,细弱的柳枝拂着坚实的木桥身时,这里就有了形态上的强于弱,轻与重,动与静,变与不变,颜色与颜色,阳刚与阴柔的对比,差别如此之大的形体,仍能和谐统一在一起。木桥横卧在河水面上,就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说,它似乎也具有了生命。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

 

 

(八)麦架杆

 

每到金秋时节,在迭部白龙江沿岸的村寨,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观,一排连一排的无数架杆在麦场上纵横交错,高耸林立,几乎把整个村寨遮淹没了,犹如是写在这天地之间的一个巨型“丰”字。

制作麦架杆有许多讲究,麦架杆不宜太高,太高容易被风刮倒,竖档杆以12-13挡为宜。横档木杆以4-5杆为宜。竖树杆较粗,栽在地下,横档木杆较细,是平插在竖档木杆间的。择木也有讲究,一般选择不吸收水且木质坚硬,不易开裂的木椽,因为这种木质使用时间长久。麦架杆一般建在村寨空阔的大场地上,也有因场地小而建在村寨附近田间地头的,还有一些是建在廊房平顶上的。每年夏收或秋收时,麦架杆上齐刷刷地搭满了收获的各种农作物,此时,黄色的茬地是它的基调,蓝天碧空是它的背景,健壮的藏族农妇们,攀上高高的架杆,用收割的庄稼搭建起一道道雄厚的“城墙”。她们的藏袍被秋天透明的山风吹动,她们的项链、镯子把阳光反衬得耀眼夺目,站在高高的架杆上,来展示她们劳动的果实,展示她们的健美与骄傲,还用嘹亮的歌声抒发她们内心的喜悦与自豪。此时的架杆,似乎就是一部庞大而朴实的竖琴,为她们的歌唱而伴奏。庄稼搭上架杆,易通风透干,占地又少,还能避免牲畜糟蹋。然而,架杆的独特何止于此呢?据说,架杆的起源是祖先为了得到天神的恩赐,就架设了这样的天梯,以期到达天上神灵的住所,这是多么夸张而浪漫的想象呀!而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却踩着这样的天梯,收获金灿灿的劳动果实。架杆似乎成了修筑现实到天堂的脚手架。

 

(九)水磨房

穿行在白龙江流域的山涧河谷,于绿树掩映之处,偶尔还能依稀看到一座座墙体歪斜,屋顶草苔苍黑,独立在溪水之间,孤寂于山光水色中的水磨房,它既是古老的生产工具,生活工具,也是传统民俗的文化象征。水磨的历史久远,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电磨逐渐普及,一部分已功成身退,沉默于被遗忘的角落,一部分仍然在继续使用,发挥其作用。迭部林草茂密,水量丰沛,山泉溪流遍布,这为水磨的建造和应用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因此,水磨在白龙江干支流一带可谓随处可见。如今保留最为完整的是多儿羊布水磨群。水磨作为农业粮食产品加工的重要工具,自然成为农村最为兴旺之地。

水磨主要由水木槽、水木轮、磨轴、磨盘、粮斗几大件组成。按水流落差的大小,水量流动的强弱,有主轮式和卧轮式两种。水磨的原动力就是渠水。木槽置在渠口,倾斜向下,当水流通过木槽时,水速加快,水力加强,从槽口冲向水木轮,强力打动木轮转动。木轮有大小两个,大木轮竖立在磨房底下靠右边的空洞位置,从圆心生发出一圈木齿,木齿与木齿之间再用小木板块镶嵌一个个装水木斗,由木齿、木斗、木杆牵连夹杂成一个圆轮体。在这个大木轮的左侧(其实是整个水磨的中心位置)安置一个平放的小木轮,其半圈木齿刚好插进大木轮齿的空隙,这样两轮大齿套小齿,齿齿相交相错。小木轮中心挺立着一根削成四棱或六棱的磨轴,下头插进木轮中心,上头插进磨盘中心,这是整个水磨运动的核心部件。磨盘有上下两扇,下扇磨盘固定安装在磨轴杆头,上扇磨盘被绳索四面固定,略微吊住,磨齿面覆压在下扇磨盘齿面,磨盘中间有一凿出的磨眼。磨盘顶空是个上大下小呈三角形状的木制粮斗,在下端尖角处留开一条隙缝,对准磨眼,粮食就从隙缝漏下来,直端地灌进磨眼。这个隙缝处又安制一个开关,能大能小,以控制粮食流速的快慢。

水磨运作的过程是:当水流从木槽急速冲满大木轮上装水木斗后,木斗承受不住这种水势的压迫,自然向下滑落去,滑落时的向心力度就带动起木轮滚动,就在这滚动的瞬间,第二个木斗随后就翻转到木槽出水口,水满后依然向下滑落去。接着第三、第四……依然如此,这样大木立轮就周而复始,无止无休地转动起来,水流不停,木轮就不停。因为左边的小木轮齿平面套在大木轮中,自然,大木轮的立转也就带动起小木轮的平转。小木轮一转动,其上的磨轴也转动,磨轴转动牵连着下扇磨盘转动,这时候,空中的粮斗隙缝打开了,粮食就不偏不离,一点儿一点儿顺势漏到磨眼,被两扇沉重的石磨通过旋转挤压粉碎成面粉,从磨口细细地吐洒出来。水磨的各部件在整个运作过程中都各自发挥其作用。这种磨法叫立式磨,这是在水量不足的情况下所使用的一种磨面方法。如果水量充沛,用之不竭,就使用卧轮式水磨,卧轮式较之简单,只有一个平盘大木轮,即水槽伸长,水流急促,飞流直下,对准大盘木轮边缘猛烈冲击,令木轮旋转起来,一起带动磨轴,磨盘运作。

默默独立于山溪之上的水磨房,在诠释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它跨水而立的那种姿势,原始而恢宏,简单而恬静,朴素而厚重,随意而雅致,它以独特的形态语言述说着或美丽或忧伤,或兴奋,或深情的故事,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熔铸造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定格成一幅特定画。每座水磨房面积大约是30平方米,或以石条作基或以木板为墙。下装水轮,内备石磨,水推磨转永无止境,木槽飞流抛珠溅玉,齿轮碰撞嘎嘎作响,石磨旋转轰轰隆隆,生活也就在这无尽协和的声音中延续,对于古老的山村所经历的漫长岁月来说,水磨房就是它朴素的心脏,与错落的民居榻板房顶,与清澈的山涧流水,高大而苍茫的林木构成田园牧歌式的韵味。

 

(十)榨油房及其它

在过去白龙江沿岸的山间各地的村庄边或对面,人们会看到一些建造得又宽又长的榻板房,它不是普通民居,而是专门用来榨油的,所以人们便将它称之为榨油房。它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在迭部,每到油菜收获的季节,人们从不同的地方出发,以人背马驮的方式,将打碾好的油菜籽带到这里,进行压榨。白龙江沿途的一些古村寨也是这样形成的。

榨油房,也就是榨取植物油汁的手工作坊。进入70年代后,随着电动榨油机的出现,替代了延用多年的这种日式手工业加工作坊,如今人们已经看不到榨油房的存在。

传统的榨油机全是木制的,它是利用一定的杠杆原理制作的。之所以建了房屋,而且几十米长的距离不隔间,其主要是为了里面便于操作,也是为了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都可做工。

   榨油房里最关键的一件东西就是要找到一根两头粗细基本匀称的又大又长的松原木,它的一头直径必须达到1米多,长度约20米,而且材质要好。找一根这样长的松原木是很难的。难的一点还有,在交通不便的过去,把它弄到村子上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几乎要动用全村的劳力才行。

   木制榨油机的制作过程是,将粗壮的大原木拉到未隔间的榨油房中,放在一头铺了地板的固定位置上,在原木两边栽上木桩,中间按上一根杠杆。在铺了地板的一面,地板上掏个深2至3寸的圆形榨油槽,以便置放磨碎并用蒸笼蒸熟的油籽,四面用植物叶片包裹。在木槽边按一个推的光亮的盛油汁的弧形木板。在榨油时,将粗略粉碎的熟油籽置放在榨油槽中,然后用在杠杆处加木楔的办法进行挤压,到一定的时候就有“线流5碗,点滴3碗”之说。即一次大出油后,如果油汁以线状流淌,可盛5碗;以点状流淌,还可盛3碗。压榨后的油籽便结成油渣饼。

   过去,由于在地面打碾,油籽中含有大量的泥土和沙子,需要先淘洗干净。由于粉碎蒸熟后压榨,大凡食用油均为熟油。也有这样一种情况,榨油时人们不用自己守在榨油房中,而是用坊主榨好的油与油籽兑换。费用可付现金,也可留下几斤油作为工时费。油渣饼有一股刺鼻的辣味,可喂牲口,也可作为其他植物的养料。

   榨油房是什么时候在迭部出现的,什么时候使用的,说法不一。有人说它来自与其相交的古岷州(今岷县),有人说它来自西固(今舟曲),还有人说来自古洮州(今临潭)。有人说它来自松盘古城,也有人说它来自于“叠州”本身。

   另外,还有编墙、木墙等建筑形式。编墙即编壁(藏语叫“刹德”),就是在两根木柱之间,不用木板装饰,而是用柳木等柔性较好的木条进行编织,编织成墙或壁,然后两面用泥巴涂抹,常见于二层房屋的四周,也有当作围墙等。在今天,农村一些高层建筑为了减轻上部重量,仍然采用这种形式。木墙即木支架(藏语叫“恰”),迭部古民居一般都建在山坡上,沟坎众多,在石砖等建筑材料极缺的情况下,一般传统习俗上人们用木进行加固。将一根根木头用挖坑栽或用卯相套的办法制成防护墙或坡,还有在宅基地狭窄的情况下,以柏木柱做支架,上面铺上木或厚板子,再在上面覆盖上土当园子,以扩大地盘,因此,有“以木造地”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