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迭部> 迭部史志
迭部史志
歌舞
发布时间:2023-12-20 19:14:12 编辑:迭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来源: 点击:[]

(一)寺院法舞

法舞是各佛教寺院以佛事活动为目的,由本寺众僧所跳的一种尊神行法的团体神舞。其宗旨是尊神显威,祛邪镇恶,祈福禳灾,劝人行善,布施信教。在迭部,格鲁派黄教寺院一般在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九和五月十五日法会期间或其他较大佛事活动之日进行,苯教寺院在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和十三、十四日等佛事活动之日进行。法舞表演的僧众身着古戏装,头戴神像面具,足蹬高腰藏靴,其规模及参演人数都按各寺院历年跳法舞的固定人数确定,少则十几人至二十几人,多则三十至五十人不等,各寺都有较严格的规定,除表演者外还有不同规模的僧乐队。通过古老的装束,古怪的面具和神异的音乐,以表现壮观的场面,森严的氛围和神圣的宗教。

法舞伴奏的主要乐器有长号、唢呐、海螺、大小鼓、铜锣、铜铃、钹、钗等组成。这些乐器混合发出的声音格调神秘古老,肃穆庄严,能准确渲染出一种固有的宗教色彩,烘托出一种深奥的意境。藏传佛教的乐音特点是七音品曲谱。即根据每个音的音质特点,分别代表音高不相同的七个音品声音名称,把七个不同音品所发之声形象地比喻成七种不同动物声音来区分音阶的高低。七音品所比喻的七种动物的声音是:具六(宫),声如孔雀;神仙(商),声如黄牛;特地(角),声如山羊;中令(变角),声如鸿雁;特五(微),声如杜鹃;明意(羽)、声如骏马;近闻(变宫),声如巨象。这种七音品曲谱乐理学说,最早起源于公元2世纪,古印度著名学者婆罗多在其《戏剧论》中首次提到,其后泽为藏文,随佛教传入西藏。到公元1216年,萨班在他撰写的《乐论》中直接引用了七音品曲谱法,对后期藏传七音品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今寺院音乐的曲谱当属此类。

   在这种音乐的伴奏下,表演者据其所扮演的神位角色,手舞足蹈,竭显神威,使人望而生畏。法舞者,头戴黄顶尖帽,身披正方形风衣,胸前与后背各垂红、黄、绿、蓝等色图案的条索。法舞的基本舞步是:两手臂同时向上前方抬起时,右脚往前一顿,随之向右绕一小半圈身体回位,同时两手臂略向左一小摆后向右侧同时旋转45°左右,待右脚落地时,左手臂向正前方伸出,右手臂向右伸直。然后,右脚再向前一顿,两手恢复呈各向侧前方伸出姿势。接着左脚向前一顿,然后向左侧绕小半圈大体回位,同时两手臂略向右一摆后,迅速向左侧转45°左右,待左脚落地时,右手臂直向正前方伸出,左手臂向左伸直。四个动作四个节拍不断重复,逐步前进绕圈。法舞上躯多用俯仰之势,手臂左右摆动幅度大,呈张扬迎接之势。整个舞姿步伐沉稳,也有迎接吉祥之意,似乎是人与天神的对话和交流。每次法会都有寺属各村信教群众观看,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跳法舞时跪拜于表演场内磕头,祈求神威祛邪恶,保安康。

   在桑坝赛当寺院和旺藏寺院举行法会跳法舞时,过去还有一种舞狮表演,狮子的道具式样以及舞狮的基本动作,均与汉族地区基本相似,由二人顶狮一人在前引导,雄狮有摇头、摆尾、打滚、跳跃、跑场等动作。而在境内多数寺院的法舞中只是戴狮头面具表演。在尼欠桑珠寺院跳法舞时伴奏用的乐器中有两把五孔唢呐,这种唢呐在佛教寺院中是极为罕见的。

在电尕寺院的法舞表演中,还表演有情节的藏戏《扎西德勒》,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背景为藏传佛教经典,神话传说与民间传说,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传统藏戏的保留节目。

(二)摆阵子舞

摆阵子舞是流行于桑坝、洛大等迭部下迭一带的民间歌舞,即由全村男女老少集体表演,集体歌唱的一种舞蹈,大都在寺院庆典活动和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举行。

在表演之前,全村男女老少都须穿上新装,佩戴饰物,集合到村中麦场或周围宽阔的空闲场地。这时,每家都要有人参加,有些家中成员几乎全部参加。这一天,即便在外工作的男女都要回家,不能参加表演的人,可做些服务工作,临近村子的人也来观看或者参与其中。

表演时,分男女两阵。首先由村上年龄稍大有威望的一个老年妇女手持一串铜铃站在最前端领头,用铃声点击节奏,先唱一句,众人附合一句,左脚向左跨出,右脚随时跟进,随着铃声点击的节奏,一边唱曲一边向前移动脚步,接着其他妇女也一个个肩并肩手拉手,跟着邻队向前挪步,直到所有参加的妇女都加入到这个行列,就形成了一个或大或小的圆圈。这时她们齐声歌唱一首《天地形成歌》,其大意是:

天地要分开

天地若不分开

人类就无法出生

草木无法钻出地面

水无法流动而聚着

 

是凤凰把天撑起的

是乌龟把地压下的

是狂风把山左右分开的

是鱼和水獭引水往下流的

 

最初地是怎样形成的

是刮了很大的旋风

风形成了冰

冰形成了水

 

这上面形成了人

树形成了炭

接着形成了土

土形成以后就有了大地

地形成以后就有了家

 

打开天庭的金钥匙在风中

打开石门的金钥匙在红嘴鸦手中

打开木门的金钥匙在斧子那里

......   ......

就这样,彼此相拉的手臂不停地举起来,又不停地落下去,落下又举起来,两只脚不停地并拢,并拢后又分开,侧身移动循环重复。之后铜铃声节奏变速加快,歌调也逐渐紧促,身子随着曲儿旋,曲儿伴着铃声转,越转越大,越转越圆。看上去就像一个从左到右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轮子,似呼那些山呀、树呀、云呀也都跟着她们的身影旋呀转的。直到一段曲调唱毕,另一段又开始时,步伐才变得缓慢起来。就在这暂缓的间隙,场外一个手持红旗的男领队,带领所有拿着刀枪参加表演阵舞的男人,齐声呼喊,排着一字长蛇,突然插进妇女们围成的圈内,在紧挨女圈的内侧,从右到左逆时针方向迂回穿行,与妇女旋转的方向形成对此,外圈的妇女从左到右,内圈的男人从右到左。男人们一个个身形如弓,右脚顶住左脚,后逼前赶,侧着身子,呐喊跃进,脚步踢起的石子飞扬,尘土弥漫,这粗犷激烈的男性舞步,与细致轻柔的女性舞步相互融合统一时,场内的气氛和情绪就火爆般欢腾了起来。接着男女队形又在行进中分开,在女队暂缓的舞步中,男队则开始加愉了步伐,一个个挥舞刀枪,一边高声呐喊,二边举枪鸣放。此时,场外也是枪声阵阵,鞭炮齐鸣,观众喝彩声,欢呼声,伴着场内男人们的大嗓吼叫声,妇女们轻快急促的歌唱声,汇成一支高昂雄壮的交响乐旋律。据说这种舞蹈原是古代战事的训练,送别、凯旋、欢庆的场景。

青藏高原许多传统节日的庆典活动都与格萨尔王的英勇神秘相关。据说“摆阵子”舞来自格萨尔王的东征。相传当年格萨尔王在平定草原不久,若尔盖草原突然来了个妖魔,他凭借高超的魔法,不断骚拢当地部落,侵害百姓。格萨尔王闻知后,率人马出征若尔盖,与妖魔交战,妖魔大败,带残余小妖仓皇逃往白龙江一带,继续祸殃百姓,并扬言与格萨尔在此决战,拿出了勒魂,吸魂、啄魂三阵绝招对付格萨尔王。为破此阵,格萨尔王请来当地精通法术的老高僧助战。那高僧身背弓箭,左手持一红缨标枪,枪尖挑一块腊肉,右手摇动令旗,手臂肘上套着一串铜铃,口念六字真言经文,祈祷上天五方诸神下界帮助格萨尔王破阵,一边祈祷一边跳动,身后将士随他令挥动,齐声呐喊,阵形作催马跃进状,此时震天动地的呐喊声与大刀长矛的碰撞声响彻山谷。高僧祈祷完毕,格萨尔王一声令下,全军将士英勇冲向妖魔阵地,一举歼灭大小妖魔。当地群众家家拿出酒肉热情款待格萨尔王及他的将士们,军民彻夜狂欢,跳舞唱歌庆祝胜利,将士们也将他们破阵杀敌的过程情景,用舞蹈概括表演出来。据说这就是威武雄壮的“摆阵子舞”的起源。

如今“摆阵子舞”已从当年肃穆神秘的作战场景演化为群众的一种娱乐活动,它的文化内涵是有益于增进人们相互的亲密关系,也可教育后代牢记历史传说,热爱自己的家园,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

(三)尕巴舞

“尕巴舞”是道吾供食节期间的一种歌舞娱乐活动。供食节虽然流行于迭部全境,而“尕巴舞”只流行于尼傲、旺藏、卡坝三个乡的部分村寨,如今保留比较完整的是尼傲乡的尼傲村。尕巴舞作为一种独特的歌舞形式流行于迭部藏区的部分山寨,为道吾供食节增添了更多的情趣和欢乐气氛。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岁月的流逝和现代中西方文化的冲击,尕巴舞在一些以前流行的地方现在已经失传或正在失传。

各村在供食节期间,头一天早上敬山神,插箭、煨桑、念平安经、祈祷,然后轮流走村串户庆贺过节,晚上在本村选定二至三家房子宽畅的人家跳尕巴舞。

尕巴舞的演唱曲调和表演形式各具特色,演唱曲调先由特定调子“尕姆”唱起,接着可演唱酒曲类调子,如:丁智、阿迦、乔勒瑞、东赛等曲调,还可以演唱平日不能在村庄和家中唱的山歌、情歌类曲调,如:勒、巴勒、拉依、波如等曲调。除以上曲调外,还有一种特定的曲调叫“玛勒”,这种曲调在第二天下午摆阵演练,官兵出征交战时演唱。在尕巴舞开始演唱的“尕姆”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

问:尕巴起源于何方?

答:尕巴起源于印度国。

问:尕巴落脚于何处?

答:尕巴落脚于莲花滩。

问:尕巴生根于何地?

答:尕巴生根于森林中。

这段歌词表述了尕巴舞的起源地和后来的流行区域,说明了尕巴舞同其他民族的民间歌舞一样是从遥远的年代传承下来的。

尕巴舞的舞蹈表演先从跳山神舞开始,舞姿类似大鹏展翅,主要舞姿特征为单腿直立、蹁腿甩、跨跳、蹦跳转等,是一个舞蹈结构完整,动作组合和谐流畅的男子双人舞。此舞蹈表演只以鼓钹为伴奏乐器,无唱词,表演者随鼓钹节奏翩翩起舞。接着中老年男子双人或四人组合表演,其舞姿豪放优雅。青年男子双人、四人或多人群舞表演,舞姿粗犷大方,表现了青年人争强好胜的阳刚之气。除了开始跳山神舞时无唱词外,其余双人、四人或多人群舞都有唱词,舞者边唱边跳。在尕巴舞的整个表演过程中,还有迎亲、抢亲等表演,新娘均由男扮女装,表演多应用夸张的语言道白和幽默风趣的表演动作使人开怀大笑,其中夫妻耕作,撤种子,驾犁拉套等表演动作表现了藏民族原始的农耕文化特征。为了活跃气氛,此间还穿插耍狗熊表演。堂屋中间有一根粗圆木顶梁柱,其柱光滑油亮,一般人是难以爬上去的。这时,表演狗熊的一男性青年,头戴熊头皮标本制作的面具,身上翻穿黑羊毛皮袄,在屋内中柱上模仿狗熊爬树动作。当他爬上柱顶后,双脚勾住悬梁倒挂身子活动,如狗熊在树上摘吃野果或者将屋梁上的灰尘恣意往地面抛撒。此时,在灰土如烟的屋内,人们擂鼓吼叫,拍手称赞其人之不凡本事。当表演者返回地面后,还要表演翻滚、跳跃、喝水等动作,众人为其喝彩呐喊,整个场面洋溢着一派热闹喜庆的景象。

跳尕巴舞主要以男性为主,凡年满15周岁以上至60岁以下的男子都得参加到了第二天下午,男人们穿着一新,头戴面具或脸上抹彩,一个个手持兵器,有猎枪、腰刀、长矛以及木棍等,还有锣鼓等表演器具。其后全体表演者集中在村里一个宽阔的场地点兵听令,然后兵分两路,每路有一人双手擎红旗在前引路,随后一长者一手举皮鞭,一手持长木棍,随着鼓钹敲击节奏声,率众到本村每家每户去驱邪镇魔,祈吉求福。在路途、在院落,他们以高昂的声调呐喊,其内容大都为保卫山寨,驱除邪恶,如何行军打仗,如何壮大队伍,如何消灭灾难等内容。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唱的:

在白雪皑皑的山顶上

卧着野兽大王雄狮,

雄师如无数的勇士,

勇士像龙达似飘动。

 

在密密的森林中,

有花纹美丽的猛兽,

老虎如无数的勇士,

勇士像龙达似飘动。

 

行军行向何方去时,

神兵弥漫蓝天高空,

像云雨遮盖着蓝天,

似有青龙隆隆轰响。

 

前行者雄狮和老虎,

后行者青龙和凤凰。

勇士们身穿铠甲服,

身后背的是土火枪,

左手拿的是金宝刀,

右手拿的是银矛枪,

腰间别的是长柄刀,

身子轻如空中鸟。

..... ......

而众人在每句呼唱喊叫的末尾都要带上“玛哈哈”的语气衬词,并随坚定强硬的衬词节奏,将所持棍棒的一头,用力往地面或房屋角落敲打,每呼唱喊叫一段词,就鸣放猎枪,挥棍抡棒,一路流动前行,从村庄的一头到另一头,从一家院子到另一家院子。这壮观的场面,俨然有古代军事战争的影子,体现了一种不敢侵犯的威严感。

当尕巴队伍走遍本村所有人家后,就又全部集中到村中空闲地或麦场,由两路邻队集结各自队伍后,统一编成一路向村外行至一段路程后鸣枪祛邪镇魔,然后男女混合成一路队伍高歌凯旋而归,到此,尕巴活动全部结束。

(四)罗罗舞

罗罗舞,藏语称“嘉热”,即围着圆圈载歌载舞之意。罗罗舞在迭部流行于洛大、腊子、桑坝、花园等地区,参加者主要以本村的妇女为主,一般在春节或其他隆重的节日期间演出,地点在麦场或院落。

罗罗舞的基本形态就是大家手拉手转圈而歌而舞。表演时,一行妇女紧挨在一起,肩并肩、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其中有一人手持一串马铃站在排头,先领唱一句,众人又附合一句。马铃原是拴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在行进中可以发出一种铜质的声响,使人在黑夜中可判断马所在位置。在后来的生活中,人们逐渐感受到有了马铃声,劳动的生产场景就变得生动,人们的心扉时刻被撞开。以此作为音乐节奏,就更能真实地融合生活的情景。罗罗舞的舞步动作是上身基本不动,右脚先向右跨出一步,左脚随即跟上并合,拉成一串的手臂自然摆抬起来,再自然落下去,接上再重复上一个动作。这样动起来后,身上佩戴的耳环、银盘、珠子等饰物相互摆动碰撞,发出“嚓嚓”的整齐节奏声,是天然的伴奏乐器。其中洛大一带的罗罗舞表演时,领头者手提一串马铃,其余人双手提手帕,表演时,在右脚先向右跨出的同时,两手捏着手帕抬起至胸前,在左脚随即跟进并上的瞬间,抬起手帕的手臂随之放下,依次抬脚移动,依次重复举帕。这种舞蹈,都是以微颤屈膝,移步前挪、下肢动作多,上肢幅度小。节奏由慢渐快渐急,情绪由徐缓再到热烈,达到高潮时,又恢复了原来的形态。

罗罗舞当属原始舞蹈的遗存。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古墓葬中出土的纹彩陶盆内壁上所绘的舞者,五人一组、携手并肩、腰下肥大、似着大裆裤,头侧有发辫似头饰,衣着下侧有尖状尾饰、极与洛大一带的罗罗舞队形相似。据专家测定,它属新石器马家窑文化型,距今已有5000年。白龙江流域也曾出土过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罐,可见罗罗舞历史极为久远了。

(五)跺迪舞

跺迪舞与罗罗舞一样,也是年末岁首或隆重节日举行的以妇女为主的一种集体舞蹈,与罗罗舞蹈不同的是跺迪舞男性也可参加,其动作有新变化,与罗罗舞有明显区分。通常是,妇女站一圈在里面,男子站一圈在外面。也是一老年妇女在前持铜铃带头领唱,众人跟随其后应和。妇女每人手里各提一块方手帕,跳舞时,左手臂背过置于身后,右手先下垂一下,同时右脚跺地两次,然后向右侧转身,右手抬举一次,右脚抬起向外绕去再着地,接着右手收回腰前一坠,右脚同时跺地。接下来右手向左上方回旋抬起,右脚在手抬起时也同时抬起,身体也随之向左转过;转过来后,右手收回腰前,右脚同时着地。每次右脚、右手抬起时、左脚略有弹跳,支撑右脚右手的活动。上身已随右臂抬起,微有后仰,右臂下垂时略有前俯。这组动作有六个节拍点,如此不断重复。重复时,口中又有节奏的喊唱。

跺迪舞的舞姿动感性强,场面较为活泼,男性表演幅度大,奔放粗犷,妇女则踏实平稳,柔中带刚。表演舞蹈时,妇女们都要穿戴花梢艳丽,粉红或天蓝色上衣,黑色大裆裤,头发是用熬糊的胡麻水梳理,又用彩色丝线或绒线把辫子接长,戴上新头帕,盘成花辫,再佩戴头钗、耳环、手镯等金银饰物。基本队形是圆圈,能体现一种稳定和谐理念。圆圈的中心是火堆,认为火是力量的源泉。总体感觉是人数众多,连成一堵人体墙壁,铃声节奏把所有人的手臂腿脚统一起来,前倾后仰,一跺一转,一起一落,不停地挪步旋转。此时妇女们身上银饰闪光,头帕上下起落,拖地丝发摇摆飘逸。据《甘南藏族自治州志——文化艺术卷》对跺迪舞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天地分开后,有森林,动植物形成了,人类也就出现了。传说人类形成后,有三个弟兄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间。老大叫跺,聪明能干;老二很有钱财;老三嗓子很好。兄弟几个聚在一起商议,准备为世人办好事。商议结果说:老大能干,让他为大家操心;老二说他可以当慈善家替人们排忧解难;老三说他什么本事没有,就是嗓子好,可以为大家唱歌跳舞,但他又不懂音、舞之法,便向跺请教。跺说天地始开,产生人类,我们应庆贺。便将《天地形成歌》放在歌舞之前,作为歌舞之序曲。说跺迪就是由跺这个人创作发扬的。此外,在迭部对跺迪舞的来历另有说法:跺迪舞有一段歌词中唱到:

跺迪唻、跺迪唻、跺迪栋如扣那喉;

色瑞唻、色瑞唻,色瑞早闹扣那喉;

勒盖唻、勒盖唻,勒盖阿匣扣那喉。

这段歌词的大意是:跺迪来自空心木,马铃来自汉内地,歌声来自烧芫根。就是说人们听到用脚踢踏空心木发出的声响后产生了跳跺迪舞的灵感,马铃是从汉族地方进入藏区的,最早的歌声是受了烧芫根发出的一种长音响声的启迪,因此,人们就开始唱歌。当然这是当地人的另一种说法。

据资料记载,跺迪有10多科,有赖萨跺迪、格班跺迪、贡边跺迪、萨热跺迪、朱玛跺迪、玛谐跺迪、美拉跺迪等。在迭部下迭一带由于有“罗罗舞”、“摆阵子舞”等名称,现已很难区别彼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