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迭部县坚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定位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高原菌谷”建设为核心抓手,通过资源转化、科技赋能、全链拓展、生态坚守四维发力,探索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的县域经济转型路径。
立足生态禀赋,夯实产业发展根基。迭部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平均海拔2400米,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冷凉湿润,具备野生菌菇生长的独特自然条件。依托这一优势,重点培育以野生羊肚菌为核心,虎掌菌、牛肝菌等40余种珍稀菌类为补充的产业资源库,扎实推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高原菌谷”建设筑牢资源基础。
深化科技赋能,破解产业发展瓶颈。针对传统野生采集模式产量不稳定、资源保护压力大等问题,迭部县强化产学研合作,与甘肃省科学院联合开展菌种培育攻关,成功研发耐高寒、抗逆性强的“迭部高原黑木耳”和赤芝新品种,并配套推广温湿度精准调控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灵芝孢子粉单棚产量和效益翻倍。通过技术培训、大棚示范、企业保底收购等方式,推动农户从“靠天采菌”向“科学种菌”转变,农户种植增收成效显著,仅木耳种植一项户均年增收达5000元。
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着力推动菌菇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条发展升级,一方面,依托甘肃唯一野生菌出口资质优势,引进速冻、真空锁鲜等精深加工技术,产品稳定出口韩国,2022年出口额达1300万元,带动300余户农户户均年增收8000元;另一方面,深化“旅游+红色教育+菌菇产业”融合,依托扎尕那世界地质公园、腊子口战役遗址等资源,开发“高原菌菇宴”、康养体验、采摘研学等特色项目,拓宽产业价值边界和农户增收渠道。
坚守生态底线,保障产业永续发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迭部县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实行野生菌“限额采摘、轮区保护”制度,严控资源开发强度;推广“林菌共生”生态种植模式,利用本地麻栎树制作菌棒,通过菌丝网络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实现“菌进林存、生态致富”;配套建设冷链物流专线和标准化冷藏设施,降低流通损耗与成本,提升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锚定未来目标,谋划产业升级路径。面向“十五五”,迭部县明确国家级“高原菌谷”设目标,按照“一轴两翼四区”空间布局,持续推进菌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计划到2028年,建成标准化大棚1000座以上,实现年产鲜菌5000吨、产值3亿元,让生态菌菇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