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县2018年1-5月份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8-06-22 09:58:00   编辑:迭部县办公室 点击数:  

2018年上半年,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适应和引领新经济发展理念,全县经济运行总体趋于向好,但经济总量增速低,在近前三季度中将难以扭转,经济下行压力依旧很大。

一、1—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3月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584万元,增长0.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34万元, 预计同比增1.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39万元,同比增长7.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811万元,同比同比下降1.6%。

(一)农牧业生产喜忧参半

2018年1-6月份,全县预计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91万元。同比增长2%。其中:农业1340万元,下降0.2%;林业390万元,下降10%;牧业850万元,增长5%;农林牧渔服务业11亿元,增长4%。农牧业生产喜忧参半,呈现出种植业、林业双下滑,药材种植面积和畜牧牧业继续平稳增长的态势。

(1)种植面积、产量减少,增速下滑

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85250亩,比上年同期实际减少354亩,下降0.41%。其中,粮食作物面积57583亩,减少2192亩,下降3.67%;中药材面积16854亩,增加2045亩,增长13.81%;蔬菜面积3466亩,减少15亩,下降0.43%。由于全县种植面积的减少,产量也随之减少。预计全年全县粮食总产量5800吨,比上年实际减少23吨左右。

(2)畜牧业小幅增长

畜产品价格上涨和政策因素刺激到养殖户,使牲畜出栏环境好转。1—6月份,全县各类牲畜产仔35666头、只,产仔成活35184头、只,产仔成活率98.65%,比上年同期减少0.53个百分点。成畜保活13664头、只,减少5.32万头、只,成畜保活率99.79%,提高0.02个百分点。总增各类牲畜34605头、只,提高3.50头、只,总增率19.64%,提高1.46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17430头、只,增加1.44头、只,出栏率9.89%,提高0.78个百分点。商品数14473头、只,增加1.46头、只,商品率8.21%,提高0.75个百分点。季末存栏各类牲畜201221头、只,减少4.80头、只。

主要畜产品产量增加。1—6月份,全县出售和自宰的肉牛5320头,增加1.36万头,增长6.59%,羊8292只,减少0.5万只,下降8.2%;肉猪3380头,增加0.61万头,增长4.38%;牛奶产量82497吨,增加1273吨,增长1.57%;绵羊毛产量1842吨,增加11吨,增长0.57%。

(3)林业生产受苗木加价格影响,育苗面积大幅下滑

由于苗木价格的低谷徘徊,苗木留床面积增加,新增育苗面积减少。1-6月份,育苗面积约2.24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0.54万亩,下降19.53%。

(4)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近几年,全县种植户在经济效益的驱使下,农牧民自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意愿增强,中药材的种植由原来靠政府引导、下指标、定计划的局面转为自觉行动。

2018年1-6月份,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2.67万亩,比上年增加2045亩,增长13.81%。改变了长期以来以油料为主的种植格局。在农区部分乡镇中,中药材、蔬菜种植面积占到了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近一半,种植结构在不断调整优化,种植效益在不断提高,已成为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工业生产增长明显

迭部县2018年共有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根据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上报数据,5月份迭部县规模以上工业当月完成产值4704万元。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0542万元,实现增加值2916万元,同比增长25.76%,1-5月份累计发电42777万千瓦时,同比多发电9199万千瓦时。

201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增加值3600万元。同比增长15.6%。

(三)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上半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6064万元,同期增加1452万元,增长3.3%,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纳入统计范畴中500万元-5000万元续建项目6个,已全部竣工。本年新开工项目56个,5000万元及以上续建项目2个,本年新开个项目3个。

(四)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1-5月,全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总额1664万元,同比增长5.5%。分行业看:限额以上零售业累计实现零售总额528万元,同比增长10.5%;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总额1136万元,同比增长3.4%。

2018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预计完成19083万元,同期17435万元,同比增长9.4%。

(五)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1—5月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0885.95元,同比增长5.8%,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340元,同比增长8.02%。拉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有利因素。

(六)财政收支情况

1—5月份,全县累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5340万元,占年度调整预算34.75%,比上年同期短收449万元,下降7.8%。累计实现财政支出756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18980万元,增幅33.5%。

1—5月份,全县财政八项支出492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59%。

(七)金融运行情况

2018年1-5月,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 244345.43万元,比年初减少8129.42万元,同比-3.07%。其中住户存款137749.58万元,比年初增加1631.11万元,同比增加 6.76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17328.77万元,较年初增加 3035.51万元,比同期 -0.14%。其中短期贷款8157.75万元,比年初增加1018.24 万元,同比增加2.05 %;中长期贷款 20818.24万元,比年初增加1320.43万元,同期增长-0.7 %。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县域实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县域实体经济中,一产比重偏小,增速低,二产在总量中所占比重不高,没有对GDP的增长起到应有的支撑;三产又过份依赖财政,体现出一产不足,二产不强,三产不优的发展态势。第二产业增长空间有限,后劲不足。规上工业企业大部分为水电企业,受装机容量和输电线路的制约,已经发挥到最大产能。全县“四上”服务业只有4户餐饮住宿行业,从目前全县的发展现状看,虽然发展数量多,但都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和个体户,难以对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支撑。我县今年加大了财政资金的调度,财政八项支出有较高的增长态势,对GDP的支撑作用也在不断强化,GDP增长下滑趋势有所改善。

2、畜牧业经营方式落后,导致生产效益不高

多少年来由于受到传统经营方式影响,畜牧业生产仍处在较低层次,农牧村习惯于传统的靠山野生放羊牲畜,不习惯圈养舍饲,对畜牧业生产投入较低,一直处在靠天养畜,饲养周期长,出栏慢,加之本县人口少等原因而导致畜产品的流通体系还不完善,农牧民对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把握不准,造成畜牧业生产效益不高。

3、城乡居民增收因素不多,持续增收后劲不足。

受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就业竞争力和维权能力不足,就业不稳定等条件的影响,收入增长缓慢。今年虽然水果、蔬菜、肉类价格小幅增长,但药材、苗木等经济作物市场价格有所回落,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一定影响。农村居民的务工收入主要集中在建筑、服务业的零散务工等,技术含量较低,劳动技能低下,含金量不高,农民就业渠道狭窄、单一,导致收入增长过低、过慢。

4、消费市场低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集中在城镇,对城镇消费带动作用明显。农村市场商业网点多数由小规模限下个体户构成,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出行方便,城镇优越的购物环境和良好售后服务成为农村居民购物首选,造成购买力分流,影响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导致相当一部分本地实体商店消费额的分流,而销售额因此减少,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县消费增长。

5、固定资产投资乏力,难以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X412线益哇沟口至扎尕那公路旧路改造工程现已开工,但是入库资料不齐等原因无法入库。

(二)对策和建议

1、继续抓好农业生产,切实发挥乡镇统计的作用。要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引导群众提高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及时更换新产品籽种,全面提高种植技术和生产效益。

大力宣传现代畜牧业经营方式,让群众从传统靠天野生放养的经营方式转向圈养舍饲的现代畜牧业经营方式,扩大舍饲育肥和圈养规模,全面提高畜牧业生产周期长,出栏慢,畜产品供求信息掌握不准的问题。

2、稳定第二产业。迭部县工业经济提质压力仍然较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抓好企业生产。一是对全县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进行排查,看有没有漏报企业,及时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和监测,督促各企业及时准确上报各类报表。二是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县应以水利、土特产品等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项目的论证及招商引资力度,从而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稳定和培育服务企业入规。一是围绕全域旅游,深入推进农旅结合,农电商结合,加快发展县内服务业,稳定财政八项支出,提升对服务业的支撑。二是企业主管部门及时深入各服务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了解生产情况,找原因,定措施,协助解决好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促使他们发展壮大,确保有服务企业纳入“四上”企业库中,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保障。三是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合理调度,做好财政资金收支调度,使财政八项支出稳步增长,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最低增长,拉动我县生产总值的预期增长目标。

4、全力抓好项目建设,提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水平。

积极储备一些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是克服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问题的重中之重。要努力争取大的建设项目落户,才能确保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已开工的重点投资项目,要适时进行跟踪,努力做好各阶段的协调服务工作,确保项目进展顺利,督促项目尽快竣工。对已批准但尚未开工的项目,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确保项目的开工,尽早的录入统计库。

5、拓宽城乡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渠道,逐步优化收入结构。

切实加大城乡居民创业力度。创业既是加快发展之本,也是富民之道。要实现增收的目标,就要强力推进城乡居民积极创业,创成大业。同时坚持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拓展创业领域,打造创业平台,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内在联系。一要采取措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这是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关键,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点,则应放在需求潜力最大的中、低收入群体上。二要加快解决和完善社保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以降低人们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提高居民的消费信心,刺激消费需求增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