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政办发
迭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迭部县“避暑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5-02-10 17:21:33   编辑:迭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数:  

迭政办发〔2025〕5号


迭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迭部县“避暑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部门(单位):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充分挖掘迭部良好的气候和生态资源优势,持续巩固“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成果,助力我县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提升旅游等级定位,依据《创建示范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中国气象局气候生态品牌示范活动管理办法》,县政府决定开展“避暑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推进气候旅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意义

“避暑旅游目的地”创建旨在充分挖掘高质量避暑旅游气候资源,通过专业的气候资源评估评价,为公众旅游、度假及康养提供更为精准的向导,把气候、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稳定、高黏性的客流量,把宝贵的“凉”资源变成优质的“热”产业。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本地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吸引力、影响力,带动更多相关产业驶入高质量绿色发展“快车道”,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又一靓丽名片,为进一步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二、创建周期及时间安排

我县“避暑旅游目的地”的创建周期预计为2025年1月—2025年5月。具体进度拟安排如下:

(一)申报阶段。由县气象局牵头,相关单位提供材料,汇总填写“避暑旅游目的地”申报书,并将相关材料提交到国家气候中心进行初审。(完成时间:2025年1月18日前)

(二)技术评估阶段。由县气象局牵头,相关单位配合共同编制技术评估报告并报送国家气候中心。(预期完成时间:2025年2月28日前)

(三)评审阶段。国家气候中心对技术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预期完成时间:2025年3月31日前)

(四)宣传推广阶段。联合国家气候中心和携程网召开避暑旅游发展大会,推出夏季避暑旅游推荐路线和各项节会、优惠活动等。(预期完成时间:2025年5月31日前)

三、组织机构

为加强我县“避暑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的统一领导,根据创建需要,成立迭部县“避暑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邵鹏程     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李  刚     县气象局局长

        夏丽灿     县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成  员:杨龙宝     县公安局政委

        汤小军     县民政局局长

        李成先     县财政局局长

        杨志明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李永忠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闹秀才让   县水务局局长

        才荣交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局长

        杨  庆     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韩成豪     县统计局局长

        杨永照     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姚江明     州生态环境局迭部分局局长

        张风涛     县融媒体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由李刚同志兼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统筹推进、指导“避暑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组织相关部门按工作节点及时报送创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及相关材料,及时与初审、技术评估及评审等部门协调联系,组织签订技术服务合同,按要求提交创建材料,以及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任务分工

县政府办公室:协调参与创建工作相关材料起草和申报工作,提供迭部县基本情况、历史文化、已获荣誉称号或城市名片等。

县气象局:承担该项工作的综合协调职责,收集汇总各部门数据和材料,填写“避暑旅游目的地”申报书并上报;提供本地气候概况及“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等级(见附件)中的所有气象指标数据。

县公安局:提供户籍人口、人口比例等情况。

县民政局:提供本地行政区划等相关材料。

县财政局:保障创建工作经费。

县自然资源局:提供森林植被覆盖情况等;提供附件中涉及的部分指标数据。

县交通运输局:提供我县交通配套设施情况(包括国道、省道、普通公路等)、货运量、客运量等;提供附件中涉及的部分指标数据。

县水务局:提供本地水利资源,如中小河流情况、水库情况、水资源总量、分布、流域面积等。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提供农特产品、特色美食等地方特色指标数据及现场评估时的产品展示等。

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提供各级各类旅游景区情况、旅游资源占地面积、旅游服务优势、代表性景区情况及照片等;提供附件中涉及的部分指标数据。

县统计局:提供本地经济状况、地区生产总值、不同产业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等。

县林业和草原局:提供本地林地、草地面积等。

州生态环境局迭部分局:提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生态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水质情况等;提供附件中涉及的部分指标数据。

县融媒体中心:负责创建工作的相关媒体宣传工作。

五、技术评估内容、指标及评价方法

(一)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

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风、湿度、气压等基本气象要素和强对流等天气现象及其统计量;环境条件包括影响避暑旅游的植被、空气、水等生态环境和景观以及配套设施等。

(二)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构成,具体见附件。其中,一级指标评价目的和内容如下:

1.气候禀赋:评价一地气候的避暑旅游优势,由气温、降水、湿度、风和气压等二级指标构成。

2.气候不利条件:评价一地气候对避暑旅游的不利影响,由高温、强降水、静风、强风和强对流等二级指标构成。

3.气候舒适性:评价一地人体对避暑、度假、旅游气候条件的舒适感受,由人体舒适度指数、气候度假指数和气候旅游指数二级指标构成。

4.气候生态环境:评价一地与避暑旅游相关的生态环境,由空气质量、植被和水环境等二级指标构成。

5.景观:评价一地在一定天气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以及可形成当地独特气候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由气象景观、地形地貌景观以及风景区二级指标构成。

6.配套设施:评价一地与避暑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主要考虑交通条件。

(三)指标值确定

1.气象类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评价时段:月、盛夏(7—8 月)或夏季(6—8 月);

(2)涉及气象要素的评价指标,以常年值作为指标值;

(3)资料年代不满足常年值计算要求的,以多年平均值作为指标值。

2.非气象类指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可根据资料情况,以最近3年的平均值作为指标值;

(2)少于3年的,按实际资料长度计算指标值。

3.非计算类指标:以实际获取结果作为指标值。

(四)评价方法

气候禀赋、气候舒适性和气候生态环境的三级指标划分为A(优)、B(良)、C(一般)三个等级。

气候风险的三级指标划分为A(低影响)、B(中等影响)、C(高影响)三个等级。

景观和配套设施的三级指标划分为优、良、一般三个等级。

(五)指标统计

1.优良率:指三级指标为A和B的累计项数除以参与统计的总项数。

2.优率:指三级指标为A的累计项数除以参与统计的总项数。

3.综合评价

(1)评价指标、等级阈值和评价等级见附件。

(2)若所有三级指标的合计优良率大于或等于70%且优率大于或等于50%、气候禀赋中气温二级指标的优率大于或等于50%,即符合“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条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开展“避暑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国家级旅游品牌的一项重大举措。相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把创建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精心实施,掀起共建热潮,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安排专项资金,强化经费保障。在2025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委托专业机构编制申报书、初审报告和技术评估报告等产生的委托业务费,创建过程中发生的劳务费、差旅费、专家咨询费、专家评审费和其他费用等。

(三)准确把握导向,强化宣传实效。积极利用各类社会力量和媒体资源,大力开展创建国家级“避暑旅游目的地”工作成效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注重宣传方式、载体、内容的创新与优化;要注重日常动态宣传与集中重点宣传的结合,力求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信息沟通,及时报送材料。相关部门要加强与县气象局沟通协调,及时提供所需的资料和数据,确保创建工作圆满完成。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须于本方案印发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县气象局报送本单位创建工作具体联络员名单,方便工作开展;于5个工作日内将任务分工中涉及本单位职能部分文字材料、图片和数据资料(电子版)报县气象局(联系人:庄得峰;联系电话:5622009;传真:5622009;邮箱:2196792338@qq.com)。


附件:“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等级




迭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月17日


附件

“避暑旅游目的地”评价指标等级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单位

阈值

评价等级

气候禀赋

气温

1

平均气温

≤24.0

(24.0,27.0]

>27.0

一般

2

适宜温度(15≤T≤24℃)日数占比

%

≥66

[33,66)

<33

一般

3

平均最低气温

<18.0

[18.0,22.0)

≥22.0

一般

4

日最低气温小于22℃日数占比

%

≥87

[44,87)

<44

一般

5

平均最高气温

<28.0

[28.0,30.0)

≥30.0

一般

6

日最高气温小于28℃日数占比

%

≥66

[33,66)

<33

一般

7

平均日较差

≥10

[8,10)

<8

一般

8

日较差大于等于8℃日数占比

%

≥70

[55,70)

<55

一般

降水

9

适宜降水(0.1mm≤R<10.0mm)日数占比

%

[22,33]

[11,22)或(33,50]

<11或>50

一般

10

无降水日数占比

%

≥55

[38,55)

<38

一般

湿度

11

平均相对湿度

%

[50,70]

[40,50)或(70,80]

<40或>80

一般

12

适宜湿度(40%≤H≤80%)日数占比

%

≥66

[50,66)

<50

一般

13

适宜风(1.5m/s<V≤7.9 m/s)

日数占比

%

≥66

[44,66)

<44

一般

气压

14

大气含氧量百分比

%

≥85

[75,85)

<75

一般

气候不利条件

气温

15

高温(Tmax≥35℃)日数占比

%

≤3

(3,10]

>10

降水

16

大雨(R≥25.0 mm)日数占比

%

≤3

(3,8]

>8

17

强风(Vmax≥10.8 m/s)日数占比

%

≤1

(1,7]

>7

18

静风(V≤0.2 m/s)日数占比

%

≤1

(1,3]

>3

天气现象

19

强对流(冰雹、雷暴、龙卷、飑线合计)日数占比

%

≤17

(17,27]

>27

气候

舒适性

人体舒适度指数

20

舒适以上日数占比

%

≥82

[66,82)

<66

一般

21

最舒适以上日数占比

%

≥66

[33,66)

<33

一般

气候度假指数

22

适宜以上日数占比

%

≥82

[75,82)

<75

一般

23

最适宜以上日数占比

%

≥66

[44,66)

<44

一般

气候旅游指数

24

舒适以上日数占比

%

≥82

[66,82)

<66

一般

25

非常舒适以上日数占比

%

≥66

[33,66)

<33

一般

气候生态环境

大气环境

26

优良以上空气质量达标率

%

≥90

[80,90)

<80

一般

27

臭氧超标日数占比

%

≤1

(1,5]

>5

一般

28

负氧离子平均浓度

个/cm3

≥1000

[500,1000)

<500

一般

水环境

29

主要河流湖泊水质

/

Ⅱ类(含)以上

Ⅲ类(含)以上

Ⅲ类以下

一般

30

主要水库水质

/

Ⅱ类(含)以上

Ⅲ类(含)以上

Ⅲ类以下

一般

植被

31

森林覆盖率

%

≥50

[30,50)

<30

一般

景观

气象景观

32

种类数量(云雾、云海、虹等)

≥3

[1-2]

一般

地形地貌景观

33

种类数量(海洋、沙漠、草原、森林、湖泊、山地等)

≥3

[1-2]

一般

风景区

34

数量(天然氧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A级风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风景名胜区等)

≥3

[1-2]

一般

配套设施

交通

35

机场、高速公路、高铁、国道直达

≥3

[1,2]

一般

36

省道、普通公路、航运、普通铁路直达

≥3

[1,2]

一般

注:T表示日平均气温;R表示日降水量;H表示日平均相对湿度;V表示日平均风速;Tmax表示日最高气温;Vmax表示日最大风速;[]表示包含;()表示不包含;/表示无单位。



  
相关链接:
《迭部县“避暑旅游目的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解读说明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