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迭部县尼傲乡迭耳食用菌公司的大棚内,棕红鲜亮的赤芝整齐排列,工人们忙着采收灵芝与孢子粉,欢声笑语里满是丰收喜悦。甘南州首家人工种植高原灵芝迎来收获季,为迭部特色产业再添“金字招牌”。

灵芝自古有“仙草”美誉,高原灵芝因生长在高海拔、大温差、强紫外线环境中,活性成分更丰富,属灵芝上品。“迭部的温湿度、光照等条件极适合灵芝生长,且空气清、水质纯、土壤无污染,是发展高端食(药)用菌的理想地。”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博士秦鹏说。
虽有先天优势,高海拔种灵芝仍难题重重。为此,迭部县与省科学院生物所合作攻关技术瓶颈。“迭部以往食用菌以黑木耳为主,品种单一、附加值低。”该所博士杨阿丽解释,选择在此种灵芝,既丰富品种,又能带动产业增收。
科研团队针对迭部生态,经多轮试验筛选出耐低温赤芝品种,攻克菌种选育、温湿度控制等技术难题。在技术团队指导下,迭部建立起完整种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体系,实现高原特色食(药)用菌培育“从0到1”的突破。

此次培育的赤芝品质优良,孢子粉产量更超预期。“一个菌棒产三钱孢子粉,一万个菌棒预计产300斤,破壁后约120斤。”杨阿丽测算,结合文旅销售,一个大棚利润可达5至6万元。作为灵芝精华,孢子粉富含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破壁后更易吸收,有免疫调节、抗氧化等功效。
目前,灵芝及孢子粉除传统渠道销售,还结合迭部文旅,游客可在扎尕那、腊子口等景区购买,也能通过线上平台下单。产销结合模式拓宽了渠道,还让村民受益。“以前得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就业每天挣150元,还能学技术。”当地村民仁青措说。
高原灵芝试种成功,是迭部立足生态发展高质量农业的缩影。近年来,迭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成16个食用菌基地、358座种植大棚。此次突破填补当地特色菌种植空白,也是“政产学研”融合的典范,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开辟新路径。
未来,迭部计划扩大灵芝种植规模,延长产业链开发切片、茶、孢子粉胶囊等深加工产品,还将结合乡村旅游、健康养生,打造综合性产业基地。如今,这朵古老“仙草”在迭部焕发新生,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伞”,为迭部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