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浏览
甘肃省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2023-11-30 10:34:35   编辑:迭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 点击数: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和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体人规字〔2023〕3号)精神,结合甘肃实际,现制定我省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培养壮大体育师资队伍,提升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完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厚植人才储备。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普通高校。

三、岗位设置

全省各类学校根据工作实际,设置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

(一)普通高等院校可根据运动队建设、训练需要自主设置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根据学校体育工作需要,原则上应设置1个以上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鼓励民办学校从实际出发设置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

(三)被命名为传统特色体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学校和具有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可根据运动项目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数量。

四、岗位职责

学校体育教练员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发挥专业特长,参与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主要承担学生体育运动专项技能、完善体育教学模式、体能训练和体育后备人才选育工作,承担学校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学校运动队训练竞赛管理、运动损伤防护康复等知识技能传授,以及学校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的建设管理、活跃学校体育文化等工作。

五、任职条件

(一)基本条件: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身心健康,举止文明。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热爱体育事业,了解相应运动项目的竞赛规程及裁判规则,熟悉相应年龄段学生的运动生理、心理特点;符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无刑事犯罪记录和其他不得聘用的违法记录。

(二)学历要求:任职普通高校体育教练员应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体育教练员学历要求可放宽到大学专科以上,且经省级体育教练员任职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成绩(称号)要求:任职普通高校的体育教练员,应取得运动健将及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任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院校的体育教练员,应具有省市优秀运动队、高等院校高水平运动队、省市体育运动学校等三年及以上专业运动队训练经历,具有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技术等级称号或取得省运会前三名及以上成绩。

六、岗位管理

(一)学校体育教练员的职称层级、岗位等级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关于深化体育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0〕76号)有关规定执行。学校体育教练员执教期间,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提升情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情况、学校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情况、学校体育社团管理、校园体育文化开展情况等,均可作为其职称评审有效业绩。职称评价标准,结合我省实际,另行修订。

(二)各级教育部门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统筹制定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学校根据工作实际,在核定的编制和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内,具体设置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制定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管理办法,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进行管理,确保专岗专用。学校主管部门可对所管理学校的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统筹设置,统一管理使用。

七、保障措施

(一)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按规定做好编制保障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及结构比例方面给予支持,体育部门负责做好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体育教练员培训工作,教育部门在学校体育教练员入职后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教学培养等工作。

(二)鼓励支持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人员具备体育教练员资格,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做好培训、测试和认定工作。学校体育教练员在取得教师资格后可按规定转任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在取得教练员职称后可按规定转任学校体育教练员。注重选拔敬业爱岗、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学校体育教练员到优秀运动队及体校执教。

(三)学校聘用体育教练员所需编制原则上在聘用单位核定编制总量内统筹解决;确有需要的县 (市、区),在当地现有教职工编制总量内统筹解决。各地、各单位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切实保障学校体育教练员工作开展的必要支出。

(四)各地、各单位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面向符合任职条件的退役运动员进行公开招聘;对取得全国比赛前八名及以上或省运会第一名成绩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可以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进行招聘。

八、组织实施

(一)学校体育教练员人才队伍建设,事关全省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培养成效,各级机构编制、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育等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责分工协作、联合督导,形成推进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到位。

(二)各地、各单位要依据本办法研究制定实施细则,立足实际,加强探索,先行先试,统筹推进,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对未按规定配置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的,视情况给予取消传统特色体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资格称号。

(三)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省体育局、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省人社厅负责解释。




  
附件【关于印发《甘肃省学校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pdf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