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浏览
甘南州生态环境局迭部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5-02-20 14:49:37   编辑:达拉扎西 点击数: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州生态环境局迭部分局紧密围绕“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增强社区与公众环保法律意识,为全县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和省州县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涉及实施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等,按程序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由领导班子集体根据民主集中制做出决定。今年以来,局班子成员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关于法治建设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研究布署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成效,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法治建设。州生态环境局迭部分局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并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室责任到人,合作开展的工作局面。将法治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普法和法治建设经费的落实。完善并制定落实相关具体办法措施,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确保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位,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党组年度工作要点。

二、推进政府机构职能优化、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明晰职责定位。甘南州生态环境局迭部分局制定履职评估办法,严格落实执法事项清单,明确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构职责定位及执法事项,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

(二)推进执法力量下移。迭部分局树立全员执法理念,实行“局队合一”,开展全员岗位交叉练兵,提升一线服务工作效能。

优化各项审核服务:迭部分局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指导建设单位运用“三线一单”成果,做好项目前期方案,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核流程,压缩审批时限。

(三)推行渐进式执法模式。遵照生态环境部要求大力推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模式,强化全过程执法服务。

三、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水平

(一)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我局制定规范性文件,均按规定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定期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确保了规范性文件的时效性和权威性。推进生态环境地方立法工作:积极配合县人大、县政府做好生态环境地方立法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完善执法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生态环境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一系列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确保执法公正、公平、公开。

(三)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执法行为的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提高执法案卷质量。同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认真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四)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确保执法人员依法依规行使职权。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行政执法程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

(五)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推广应用移动执法系统,实现执法全过程信息化记录。加强在线监控、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在执法中的应用,提高执法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六)保持高压态势。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迭部县对环境执法文书严格审核,确保处罚准确合理,加大对重点行业监管力度,2024年立案处罚行业4家。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执法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以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州生态环境局迭部分局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相关制度,确保执法规范。强化宣传教育,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和公众环保意识,州生态环境局迭部分局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推进“送法入行”。

四、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法治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业务轻法治的现象,法治建设工作推进不够有力,工作进展不平衡。

(二)行政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执法人员业务知识更新不及时,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理解不够深入,执法水平和能力与新形势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法治宣传教育形式还不够丰富。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主要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传统形式为主,对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不够充分,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