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迭部县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24年财政预算的报告
|
2024-01-10 16:40:54 编辑:迭部县财政局 点击数: |
|
一、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执行县人大各项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为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财政运行及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大、小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情况 2023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16150万元,占年初预算14708万元的109.8%,超收1442万元。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095万元,占年初预算7078万元的114.37%,超收1017万元。 分级次收入为:上划中央级收入预计完成6120万元,占年初预算5791万元的105.68%,超收329万元;上划省级收入预计完成1935万元,占年初预算1839万元的105.22%,超收96万元;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095万元,占年初预算7078万元的114.37%,超收1017万元。 分部门收入为:税务部门组织收入预计完成13300万元,占年初预算13073万元的101.74%,超收227万元;财政部门组织收入预计完成2850万元,占年初预算1635万元的174.31%,超收1215万元。 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情况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261519万元。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095万元;上级财政返还性收入184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981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76725万元;债务转贷收入8005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5440万元;再融资债券2565万元);上年结转28078万元;调入资金18528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30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完成情况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26151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484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565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7万元;上解及结算支出预计3089万元。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计完成26151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预计261519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收入预计60242万元。其中:县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500万元,占预算数500万元的100%;上级补助收入14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8755万元;上年结余30839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总支出预计6024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情况 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总收入预计2万元。其中:上级下达国有资本经营专项补助1万元;上年结转结余收入1万元。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总支出预计2万元。收支相抵,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202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入预计11456.13万元。其中:机关养老保险基金9546.4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909.68万元。以上年初共计结余10539.8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3年底我县债务限额23.2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74亿元;专项债务13.49亿元)。2023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共计19404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79986万元;专项债券债务余额114055万元)。2023年我县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共计36760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5440万元;专项债券28755万元;再融资债券2565万元)。2023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共计11750.95万元(其中: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5900万元;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5850.95万元)。 (六)预备费使用情况 按照《预算法》第四十条“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的规定,2023年县本级预备费633万元,截至目前动用312.8万元。其中:疫情防控工作经费20.8万元;人民医院疫情防控物资款(物资采购费)192万元;水毁道路抢修资金100万元。剩余资金用于弥补预算缺口。 以上相关数据均为预计数,待与省财政厅办理结算和完成决算会审工作后将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按程序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3年迭部县财政工作情况 2023年,我们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有关决议和决定,注重增强财政综合保障能力,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坚持稳中求进、锐意改革创新、奋力攻坚克难,较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多措并举,持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坚持把抓好预算 收支管理作为财政工作的基础,千方百计做大做强财力“蛋糕”,全县总收入实现26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依法依规组织收入。面对经济下行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主动与税务和各执收部门协调沟通,加强分析研判和预期管理,推动提高征管效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预计达到8095万元。二是大力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聚焦国家稳住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紧扣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地方政府债券项目,找准困难因素、做实基础数据、抓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在转移支付、专项资金等方面向我县倾斜,提高可用财力。截至2023年10月底共争取各类转移支付19.65亿元,较上年全年增加2.48亿元,增幅14.47%;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67亿元,缓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需求压力,满足各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三是盘活财政资产资源。及时清理收回财政结转结余资金,截至10月底共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2.01亿元,按照支出需求统筹安排,用活了财政沉淀资金,为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清理处置资产收入10.11万元,统筹用于发展急需领域、薄弱环节及化解政府债务。 (二)精准聚焦,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新发展机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财政资源,千方百计保证重点支出。一是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年预计投入节能环保支出14520万元,统筹支持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等方面,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二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财政支持政策持续稳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5407.9万元,主要用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了财政支农政策效果和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12306.5万元(其中:中央7182万元;省级3814万元;州级190.5万元;县级1120万元);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317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支持乡村全面发展;全面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县级预算安排1278万元,主要用于村级办公经费、村组干部工资、村务监督委员补贴等方面,夯实基层战斗力,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三是有力支持科技创新。以“强科技”行动为牵引,坚持把科技支出作为重点领域予以保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年预计投入科技支出1486万元,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工作经费和建立青少年科技体验馆,加大全县科技人员培训和科研经费投入,助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四是支持文化旅游事业均衡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旅游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全年预计投入文化旅游资金6941万元,主要用于扎尕那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时拨付免费开放补助资金,不断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三)统筹兼顾,全力保障民生支出优先政策。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在财政支出预算安排和执行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守住不发生保障性风险底线,全年预计共投入79189万元,保障全县基本民生、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时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年预计投入22976万元,主要用于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和学生营养膳食、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等,支持改善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绩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财政保障。支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年预计投入12365万元,主要用于落实支持计划生育事业和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财政保障优先位置。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年预计投入29745万元,主要用于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残疾人“两项”补贴、孤儿生活补助等政策落实到位。足额落实退役士兵优待金、退役安置、军队转业干部补助、抚恤、就业等方面支出。支持农林水事业健康发展。全年预计投入39368万元,主要用于农村综合改革、农田建设、水土保持及水利建设、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天保工程、禁牧及草蓄平衡等民生方面。支持做好住房保障。全年预计投入14455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等民生领域。使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深化改革,提高财政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一是规范财政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零基预算”要求,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不断健全支出标准体系,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积极妥善安排支出,提高财政资源统筹能力;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调剂等5大核心业务模块已全面上线运行。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严格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明确财政部门、预算部门的职责分工,着力构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硬性约束机制,压实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和财政部门监管责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提升。2023年实现了绩效目标和自评全覆盖。三是不断完善财政直达机制管理。严格遵循直达资金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为依托,紧盯资金使用情况,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切实掌握资金流向,确保专款专用,防止直达资金在单位或部门滞留或挪用,真正实现直达资金直接惠企利民,截至10月底,全县纳入接收直达资金监管范畴的资金3.5亿元,累计完成支付2.5亿元,支付率71.5%。四是持续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进一步细化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切实提高预决算公开信息质量,提升财政数据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五是规范运行政府采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要求,审核批复各级各类采购项目,并及时做好固定资产入账管理规范化。截至10月底,全县累计完成政府采购金额4848.273万元,其中公开招标项目4113.99万元,自行采购及协议供货734.283万元。同时做好政府采购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印发《2022年-2023年度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入驻供应商的通知》,明确了本年度政府采购项目范围,规范了采购单位的采购行为。 (五)强化监管,坚决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财政风险防控力度,确保县级财政安全平稳运行。一是规范部门预算编制与管理。规范预算编制,由源头处强化约束,兼顾前瞻性和平衡的同时,预算支出编排更加精准、精细、合理。二是切实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不必要开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快财政支出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有预算才有支出的原则,杜绝无预算支出挤占正常预算资金的情况发生;强化库款运行跟踪监测,严防库款支付风险。三是加强财经纪律监督检查。按照上级部门有关开展地方财经纪律专项整治行动的总体安排部署,及时成立地方财经纪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聚焦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基层三保、地方政府债务违法违规、财政收入虚收空转、违规返还财政收入、衔接资金违法违规、财政暂付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问题整治等9个领域,通过自查自纠和省州级抽查督查,共查处整治问题13个,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四是及时修订和完善财政内控制度。强化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深入开展预算监督、专项监督检查、会计监督、内部监督工作,严格内部控制管理,推动财政政策有效落实,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五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坚持底线思维,树牢红线意识,正确处理好“稳投资”“防风险”的关系。继续从控增量、化存量两方面做好债务管理工作,确保不新增隐性债务。及时上缴政府债券到期本息,千方百计挖掘收入潜力。全年已偿还政府债务共计20728.66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法定债务11750.95万元;化解隐性债务5977.71万元;化解民营企业账款3000万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六是继续加大暂付款清收力度,消化暂付款存量。通过与借款单位进行沟通联系、按时对账,加大催还力度,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预算调整等方式,截至目前,已清收化解暂付款2735万元,切实规范暂付款管理,压降暂付款规模,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六)践行初心,加强财政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政治引领为根本点,打造思想过硬的人才队伍。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财政队伍建设的首位要求,以资金安全意识教育作为财政系统廉政教育的抓手,坚持“刀刃向内”,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腐警示教育活动,促使财政干部树立底线意识,不越监管底线。二是加强业务提升。注重人才教育培养,通过集中学习等方式,制定集中定期业务学习制度,学习各项新出台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业务知识,不断更新干部知识储备,打造能力过硬的人才队伍。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省州外的财政业务培训,切实提高财政干部综合能力。 各位代表,2023年我们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受经济下行、外部环境和减税降费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叠加影响,财政收入增收难度加大,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县级可支配财力严重不足,“三保”支出及各类县级配套和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增加,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财力和资金缺口较大,财政可持续运行承压;暂付款数额较大,国库资金占压现象严重。近几年由于我县财力紧张,为了兜牢“三保”底线和经济社会发展,使用暂付款项,截至10月底,我县暂付款余额68035万元,暂付款余额占比已达30%,远超财政部5%的预警线,目前我县已列入财政部重点监测名单;各部门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恳请各位代表、委员继续关心、指导和支持财政工作。 三、202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4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不断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继续做好“三保”保障和债务风险防范等工作,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增强财政自给和保障能力,助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贯彻上述指导思想,2024年预算编制,遵循“量入为出、有保有压、统筹兼顾、绩效优先”原则,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落实零基预算编制要求,兜牢“三保”底线,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情况 1.大、小口径财政收入预算 2024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预算为16435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16150万元增收285万元,增幅1.76%。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8342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8095万元增收247万元,增幅3.05%。 分级次收入初步安排为:上划中央级收入预算6125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6120万元超收5万元,增幅0.08%;上划省级收入预算1969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1935万元超收34万元,增幅1.76%;县级公共财政收入预算8342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8095万元增收247万元,增幅3.05%。 分部门收入初步安排为:税务部门收入预算13665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13300万元增收365万元,增幅2.74%;财政部门收入预算2770万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2850万元减收80万元,减幅2.8%。 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2024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初步安排91183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小口径)8342万元(其中:税收收入计划完成5063万元;非税收入计划完成3279万元),返还性收入1840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79984万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79774万元,既定用途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21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17万元。预计可用财力为88094万元(详见表1)。 3.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汇总情况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91183万元(其中:上解支出预计3089万元,含直管县各项补助收入上解、新增粮食财务挂帐贴息款、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增值税返还资金扣款、法检税务环保等部门经费上划、受灾农户住房重建贷款偿债准备金等),建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88094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补助支出安排建议数210万元;本级预算支出安排建议数87884万元(详见表2)。 本级预算支出安排建议数87884万元。主要用于: (1)人员经费支出(保工资)。2024年统发工资总人数5848人(在职4385人,退休1463人),保工资支出预算安排建议数为77529万元。安排用于:在职人员工资37471万元,在职人员基础绩效奖8104万元,在职年终一次性奖金1603万元,年度考核奖3403万元,住房公积金7394万元,取暖费4616万元,离退休工资预算基础绩效奖111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5501万元,职业年金700万元,职工医疗保险2397万元,大病保险46万元,公务员医疗保险1410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30万元,挂职干部地方性津贴24万元,临聘人员等工资及补贴1633万元,辅警工资及五险一金和民警加班补贴1221万元,司法辅助人员工资及五险126万元,公务员含参照职级车补640万元。 (2)公用经费支出(保运转)。公用经费预算具体测算标准基本与上年一致,未变动。为保障各部门机构运转,结合县级财力情况,公用经费预算安排建议数为1779万元,按照级别、职能、人员编制、工作内容等情况将全县各预算单位分为三类:一类单位年标准50万元以上,主要包括县委办、县人大办、县政府办、县政协办、县纪委;二类单位年标准30万元,主要包括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等;三类单位年人均1500元,主要包括一类二类单位以外的编制预算单位。此外,各乡镇(站)按每年40万元测算(包括大灶补助5万元,乡镇纪检经费2万,垃圾清理费5万,乡镇人代工作经费3万元,乡镇工会规范化建设经费2万元,乡镇妇联经费1万元),城东、城西社区每年各定额10万元。 (3)民生保障经费(保民生)。2024年民生保障经费建议数为6534万元。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县级配套资金52万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县级配套资金33万元,城乡特困供养县级配套资金27万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71万元,建房高寒补贴295万元,死亡抚恤650万元,优抚对象抚恤经费2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71万元,工伤保险82万元,失业保险140万元,遗属生活补助190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3万元,残疾人补贴及代缴养老金96万元,长期照险62万元,基本公共卫生人均均等化县级配套资金10万元,计划生育支出79万元,村级支出1297万元,其他补贴到人的支出456万元,化解债务本息支出2869万元。 (4)专项业务费。2024年专项业务费预算安排建议数为2042万元,安排用于:政府统办楼及公寓楼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105万元,公务接待费30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200万元,“两节”慰问经费40万元,公务员嘉奖30万元,非税收入征收保障经费350万元,预备费400万元,其他相关特定的刚性支出887万元。 4.2024年县级预算安排建议及平衡情况 按照《预算法》“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收支平衡”的预算编制基本原则, 2024年全县收入总计91183万元,县级总财力88094万元,支出总计91183万元(上解支出308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094万元),收支实现平衡(详见表3)。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为300万元。其中: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300万元;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补助收入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对应安排原则,建议2024年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相应安排300万元。其中:县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00万元;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补助资金支出0万元(详见表5)。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2024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0万元,由于上级未提前下达国有资本经营专项补助,因此2024年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为0万元,总支出0万元(详见表6)。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本年预算收入11793.9万元。其中:机关养老保险基金9862.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931.5万元。以上年初共计结余10453.12万元。 (五)政府采购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按照《预算法》规定,遵循“先有预算、后有采购”的基本原则,应实行政府采购的办公用品购置、项目建设等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预算范围。政府采购预算包括本级预算安排、单位事业收入和上级部门补助等各类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根据部门预算草案数据汇总统计,2024年度政府采购总预算建议数为16936.86万元(详见表8)。 (六)“三公经费”控制数预算 2024年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县级财政“三公经费”控制数为597万元,比2023年预算数604万元减少7万元,减幅1.16%。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5万元,比2023年预算数0万元增加5万元;公务接待费预算58万元,比2023年预算数59万元减少1万元,减幅1.69%;公务用车费534万元,比2023年预算数545万元减少11万元, 减幅2.02%(详见表9)。 (七)预算绩效编制预算 为了持续狠抓预算绩效管理成效,做好“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各个环节,按照“谁申请资金、谁编制绩效目标”的原则,县财政局通过开展业务培训、提供专业辅导、健全参考指标体系、严格审核等方式,对迭部县部门(单位)绩效目标编报工作给予规范性指导,多措并举提升编报质量和水平。全县申报编制2024年度部门绩效资金共计88094万元,实现了部门预算绩效全覆盖。 四、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围绕全年目标任务,扎实组织收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持续加强财税收入征管。明确年度目标任务,细化阶段节点目标,加大与税务、执收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力度,强化收入趋势性分析研判,加强重点税源和重点项目监控,准确掌握税源结构和税负变化,加大稽查清缴力度,堵塞征管漏洞,坚持保存量、促增量、挖潜量。抓好经常性非税收入征收、闲置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处置等工作,挖掘非税增收空间,坚决做到应收尽收,按进度足额入库。二是持续加强财源税源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靠前服务,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把政策、关怀和帮扶措施送到,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退税缓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及时兑现惠企补助扶持资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县域内各企业经济活力,厚植财源税源增长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和税收增长点,增强财政增收后劲。强化政银、银企合作,用足用好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建设力度,协同破解融资难题,更好地支持我县发展,有效培植地方税源。三是持续加强各类资金筹措。牢固树立“围绕项目抓财源、围绕财源抓经济”的意识,认真研究国家重大政策取向,依托我县能源资源禀赋优势,组织专门力量,积极谋划储备优质项目,及时对接,争取中央和省州级各类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和新增债券资金,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旅游服务业等领域招引一批支撑能力强、带动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财源型项目。加大闲置国有资产盘活处置,依法依规盘活处置变现。加强清理盘活财政结余结转资金力度,清理各领域“沉睡”资金,加快项目支出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围绕民生持续改善,优化支出结构,实现惠民生增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关切,坚持节用为民,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全力支持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就业优先政策,足额安排就业补助资金,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加强人才培养,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水平和教育公用经费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并按时足额发放,落实普通高中各类经费保障机制,足额保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顶岗支教实习补助等教师工资待遇。三是全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社会保障各项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针对人口老龄化需求,加大养老服务业投入,确保老有所养。按时足额发放残疾人、孤儿等特殊人群弱势群体基本生活补助,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安置保障。足额落实退休人员高寒建房补助资金。四是持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配套落实职工医疗、城乡居民、公务员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落实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有效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落实村级卫生防疫专干补助资金,为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提供资金保障。五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持续做好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六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力保障生态护林员劳务报酬、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污水处理、土壤污染防治和实施天保工程等方面支出。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 ,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推我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围绕防范债务风险,强化责任担当,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按照《迭部县防范化解地方法定和隐性债务风险方案》、《迭部县建设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应急保障机制方案》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化债责任,坚持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坚守底线思维,全力防范化解风险。一是做好法定债务还本付息和隐性债务化解资金资源保障措施。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控政策措施和限额管理,按程序将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做好还本付息预算编制,保障偿债资金来源,同时结合财力情况,积极向上争取再融资债券,坚决防范债券违约风险。按照“谁举债、谁负责、谁使用,谁偿还”的原则,压实单位和企业偿还隐性债务和债券本息主体责任,加强协调统筹。二是严禁新增隐性债务。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立项源头管控,严格落实财政承受能力评估论证、无资金来源不审批、无预算不支出的要求,坚决杜绝脱离财力实际上项目,杜绝各类变相举债行为。严禁通过新增隐性债务上新项目、铺新摊子,杜绝以企业举债形式增加政府隐性债务,确保全县隐性债务只减不增。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系统债务监管工作。实施债务监测平台信息月报机制,强化债务风险的分析和监测,全面掌握债务底数,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库,管好用好债券资金,充分发挥债券资金的撬动作用。完善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四是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健全专项债券项目库建设,加强项目储备、评估与遴选,将债券资金精准投向县委、县政府确定实施的重点领域项目,优先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 (四)围绕预算制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抓手,严格落实中央、省、州、县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管理,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一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预算内控管理机制,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精细化管理力度,严格落实“无预算不支出”要求,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为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供基础保障。二是加强预算项目库建设,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持续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新增重大政策和项目的立项必要性、绩效目标合理性、方案实施可行性及财政可承受能力等进行全面论证,借助第三方机构力量,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的工作质量,并将预算绩效管理扩展至政府基金、专项债预算等方面,覆盖政府性资金的各项收支活动,加大绩效公开力度和绩效结果应用,倒逼提升预算绩效水平,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切实做到花钱要问效、无效必问责。三是优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四是全面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及执行。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网上商城应用工作,全面提升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水平。五是进一步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依法公开政府预决算,督促各预算准确全面公开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等信息,全面提升财政工作透明度。六是强化财政直达资金管理,严格落实日常监督,确保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 (五)围绕提升素质敢担当,把牢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综合能力。一是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引领财政事业,狠抓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同时,持续加强党风廉政、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和财政文化建设,切实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奋发有为的财政干部队伍。二是多方式开展各部门财务干部业务政策培训,大力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扎实做好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等组织服务工作,推动从业人员综合能力提升。三是推进现代化财政系统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办事效率和质量。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奋进,扎实落实各项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附件: 1.2024年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明细表(草案); 2.2024年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明细表(草案); 3.2024年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表; 4.2024年度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政府经济分类支出预算表; 5.2024年度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表(草案); 6.2024年度全县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表(草案); 7.2024年度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表(草案); 8.2024年度全县政府采购预算汇总表(草案); 9.2024年度县级“三公经费”控制数预算表(草案)。 |
附件【2024预算表(草案)附表1-9.xls】 附件【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的情况说明.pdf】 附件【转移支付情况说明(1).pdf】 附件【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pdf】 |
【关闭窗口】 |